0%

Book List of Education for Alisa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恰当地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知识礼物|十本好书,带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在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见识过多大的世界。如何拓展孩子的见识和眼界?

「得到」精心为你挑选了10本书,特别适合在新春一开始就推荐给孩子或者家中晚辈。这份知识礼物,足够让他们眼界大开,学会思考。

  1. 《疯狂人类进化史》/ 史钧

我们都知道,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但很少有科普书告诉我们人体本身的进化。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

书的内容很严谨,但是写得通俗,读起来很轻松。书里对“人为什么是直立行走的”作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节省能量”说法、“气候变化”理论等不同观点。拓展孩子的眼界,从了解人类自身开始。

  1.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丹尼尔·查莫维茨

大自然不止造就了人类,还造就了各种各样 “知道生命答案”的奇妙植物。科学家根据实验观察发现,植物与人有着相似的感知方式,有视觉、触觉、嗅觉、方向感,甚至有自己的意识和心智,并且能够把记忆遗传给后代。

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知,也一定会让孩子脑洞大开。

  1. 《上帝掷骰子吗?》/ 曹天元

这本书通俗地介绍了整个量子力学的发展史,量子力学发展过程的代表人物、重要事件、各种思想交锋,以及对人类认知的决定性影响,都被交代得清楚明白。

将非常深奥的量子力学,解释得简洁生动,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如果只有一本书能让孩子搞懂量子力学,那一定是这本了。

  1. 《数学之美》/ 吴军

我们习惯的网络搜索、语言识别、机器翻译、地图线路规划等,都是用数学工具来实现的。人类的语言虽分千万种,但用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却是相同的。

数学如此重要,却也最让孩子头疼,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发现数学的奇妙。通过这本书,带孩子看懂数学的美妙,从此会爱上这个学科,慢慢培养起数学思维。

  1. 《小狗钱钱》/ 博多·舍费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吉娅的小姑娘,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出身,她爸爸妈妈日子过得非常节俭,总感觉钱不够用。这种情况下,吉娅提出想自己攒钱出国旅游,受到了父母的嘲讽,觉得这根本不可能。这时候,吉娅身边出现了一只名叫“钱钱”的拉布拉多犬,它一点点教导吉娅如何理财,怎样正确看待金钱……

整本书有趣有料,是理财启蒙书中的经典作品,最适合大人孩子一起看、一起研究。

  1. 《万物解释者》/ 兰道尔·门罗

“万物解释者”书名很大,内容却很短,着重给孩子解释七个问题:地球、细胞、美国法律体系、笔记本电脑、海上石油钻探平台、核电站和火星探测器。

作者在解释这七个问题的时候,绕过复杂定义,直接尝试解释本质。所以虽然内容深奥,但书中几乎没有各种专有名词,轻松有趣。

  1. 《硅谷钢铁侠》/ 阿什利·万斯

埃隆·马斯克,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创始人,全球创业领域的传奇人物,每进入一个新行业就能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引爆变革……但这样天才又深具魅力的人物,是天生的吗?他经历过怎样的童年?塑造了什么性格?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酷的人,马斯克大概是孩子们最想成为的那种人,有必要让家里孩子好好认识一下。

  1.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狩野未希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本书通过6堂课,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见——一种建立完成的、有深度的意见,并且流畅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这6堂课把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的方法,通过理论和练习呈现出来。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门学习独立思考的课程,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1. 《三体》/ 刘慈欣

这部作品太有名了,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幻作家第一人,《三体》正是他的代表作,获得过科幻小说届含金量最高的雨果奖。

这套书故事好看、叙事宏大、想象力丰富就不说了,刘慈欣自己认为小说最特别的是,它是“思想实验大合集”——想象极端情况,沿着真实可能的逻辑去推理,把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这个“可能发生的故事”本身,就能引导孩子发现世界的无限可能。

  1. 《鲁滨孙历险记》/ 丹尼尔·笛福

“荒岛文学”的标杆性作品,主人公鲁滨孙陷入与世隔绝、远离文明的荒岛绝境28年,奋力自救,终回故土。

故事一波三折,代入感特别强,孩子在阅读时,会有一种自己跟着鲁滨孙荒岛求生的感觉。更能通过故事,让小朋友切实感受到,人处在逆境、甚至是绝境中,仍然需要积极进取,永不放弃。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目录

前 言 像孩子刚出生时那样对待他

第1章 孩子与家庭
1 怎样满足全家每个人的需求?
2 为什么孩子有逆反心理?
3 大人意见统一,孩子就能很听话

第2章 掌握科学、高效的育儿技巧,轻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 表扬:夸奖要具体、可信,孩子才能牢记正确的做法
2 拒绝:用“可以”表示“不可以”,轻松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3 安抚:想让孩子不发脾气,你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4 规矩:事先定好规矩,大人省心孩子不哭闹
5 奖罚:要轻重恰当,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6 纠错:你先承认错误,孩子就会跟着认错
7 平息孩子间的争吵: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置身事外”
8 玩耍:玩游戏时,要让着孩子吗?
9 饮食:恰当的饮食、睡眠,孩子心情愉快、身体棒

爱和自由

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幼教的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爱和自由》、《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等等。

《卡尔威特的教育》原来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原型,教育方法大同小异,甚至一些教育手段是一样的。这两本书和《哈佛女孩刘亦婷》应该当做一个类别来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育手段需要家长拿出几乎100%的时间,用心思培养孩子,陪伴孩子学习,目标是“天才型”少年。卡尔维特最后成长为一个小小年龄就完成几个博士学位的少年,好妈妈教育的孩子最后以高出2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哈佛女孩则18岁考入哈佛。后来他们的人生如何不得而知。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书,之前看过她的很多视频,说实话看视频的时候对她有点抵触,觉得她太自以为是,而且我怀疑她所谓理论的科学性。第一,看得出她受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而佛洛依德的理论并不是科学,只是一种信仰;第二,她一定看过海灵格的书,相信能量、家庭序列对人的影响,而这些东西我也看过,并且一并认为是佛洛依德派的东西,她在培训中竟然使用家庭排序,让我震惊;第三,她受萨提亚的影响,《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提及的一些沟通方式被她多次使用,虽然她没有直接说明。而萨提亚的理论我也有很深的质疑。

直到看过她的书之后,我被改变了。她的书有理有据,严谨、客观,能看到科学论文的风范,书中多次引用蒙台梭利的观点。而蒙氏的一系列书翻译质量太低劣,读起来非常艰涩,作为蒙氏拥趸的孙瑞雪将蒙台梭利的理念解释得淋漓尽致,在《爱和自由》一书中她将这些理念一一道来,意味深长。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幼教书之一,其次在这本书里面也能看到《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正面管教》等等一系列书中提到的理论,而这些书在我眼里都是好书,都值得仔细阅读。

我很赞赏孙瑞雪将人的评估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社会系统,这个系统评估指标是:工作、地位、收入、学历;或者学习成绩、考上哪个大学、会背多少唐诗宋词…这些体现了一个人所谓的社会价值;另一个评估系统是生命系统,评估指标是:有责任心、耐心、诚实、坚强、勇敢、豁达、坚韧不拔、理智等等体现人作为一个个体的特质。物质世界里迷失的我们往往用社会系统去评估一个人,包括评估我们自己,以为社会地位高、物质丰富就会幸福快乐,以为这些就是生命追求的最后目标。而最后的结果是,无论我们社会地位多高、物质多么丰富我们还是不满足,还是不快乐。接着我们以为如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物质财富才会让我们快乐,于是继续追寻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我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系统需要成长,那个作为“人”的那一部分。

世人过于功利,我们习惯了用社会系统来评估自己,也会用这个系统区评估我们的孩子。因此,从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开始迫不及待渴望他们“成功”,希望孩子长大聪明过人、学习好、上好大学、有好工作、最终有好收入,于是我们孜孜不倦交给年幼的他认字、背诗、学数学、学外语,就像卡尔维特、就像好妈妈、就像哈佛女孩他们走过的路。

中国人普遍缺乏爱,更没有自由。佛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中提到,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本能的,由于这种爱是一种本能因此和动物并没有什么分别。他认为人类毕竟走出了自然,超越了自然,判断一个母亲是否真爱孩子,那么在孩子开始独立的时候,就会显现。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母亲会鼓励孩子的独立,舍得孩子的离开,并且在孩子独立或者离开之后依然爱他。因为她知道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而生命需要尊重,这是人和动物之爱的本质区别。只有爱自己胜过爱孩子的女人才会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当孩子开始叛逆时,是因为他们独立意识的崛起,这时多数的父母没有选择尊重孩子,相反这些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并最终让孩子听命于自己,做了“听话”的孩子;到孩子长大,有些父母会千方百计以爱的名义把孩子留在身边。归根结底,人们想要的是一个“听话”、“孝顺”的孩子,一个父母的奴隶。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和自由生活18年或者20多年,那会多么可悲啊。可是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哪一个不是如此长大?!

还有的爸爸、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这时候就只能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身边有朋友就是这样。他们两人在童年都有过被父母打的经历,而两个人都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因此他们也会在自己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打孩子。他们不会检讨自己情绪管理有问题,反而认为是孩子有问题。动物世界的妈妈不管是狮子、老虎、大象,似乎对自己的幼仔都很温柔、耐心,没有看见过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咬或者踢过孩子的。暴力对待孩子在我眼里连动物都不如,这是生为人的悲哀。

我们上一代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鲜有反思,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孩子能吃饱、穿暖长大已经不错了。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中长大,然后我们沿袭了父母的思维、习惯,接着养育我们的孩子,同样我们也没有什么反思。我们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缺乏“爱”和“自由”、沿袭着父母的方式被动地养着孩子。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情绪还需要管理,看看今天那些暴脾气、急性子,他们生气的时候和他们自己年幼时候生气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分别,回顾我们的教育经历,除了知识技能之外,我们并没有在其他方面能够有所提高,因此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很多人还处在幼儿园阶段,还不会控制情绪、还不会尊重别人、还没有培养好足够的责任感关心别人、甚至关心人类。我们的心智停留在小时候。而这时心智尚处在幼儿园的我们开始养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关键还需要父母的成长。我希望自己能够引领陪伴我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走向成熟。这些日子我常常和老公开玩笑,尤其是在有情绪的时候就会问提醒对方,是不是我们已经成长到四岁了。老公的狐朋狗友吃饭被我笑称“幼儿园小朋友要聚会了”。人生百态,看到闹情绪的朋友、同事,我感觉很有意思。

现实社会很多退休下来的人忽然变成了小孩,原因是这些人在工作单位用知识技能来工作,一旦回到家里知识技能派不上用场,结果作为“人”的那一部分就显现出来了,老两口不是吵嘴就是打架、闹别扭,因为他们的心智的确还在幼儿园,和那里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分别。

早期教育的目标绝不是把孩子变成天才,变成活的百科全书、英文字典。那些知识技能重要,但不是6岁之前孩子学习的主要目标。我也会开始早教,但我绝不赞成知识灌输。学习知识非常重要,人的社会价值也非常重要,等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再说。在上小学之前,这个小小的生命需要时间慢慢成长他的心灵、她的习惯、她的责任感、她的独立意识、她的好奇心、她的兴趣爱好、并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个时间关键是孩子心智的成长。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心智永远停留在幼儿园。

自省

阅读一本书过程中的感受,往往和之前的预期会有所差异。因为小艳的力荐,我买下这本书想送给孩子一岁的朋友;因为小艳的力荐,在明天送出之前自己先翻看一遍。

我想,距离我有自己的孩子,还有不定的、相当的一段时间。既然我现在没有小孩,也没有急需了解的育儿知识和经验,那么,在看这本书时更多的是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童年和过往来验证。

我曾经在豆瓣小组里说过我大概到了小学低年级,才明白什么叫做“饿”,还因为这个被某人嘲笑过。但我现在突然明白了。并不是我小时候天天大鱼大肉终日饱胀,而是因为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饿”。我那时候对这种感觉的描述只是“难过”。当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老家的走廊上,这样的“难过”再一次降临的时候,我突然能把它与“饿”这个字联系起来,进而恍然大悟。由于那时那刻的醍醐灌顶般的感觉过于强烈,所以现在的我才能记得那一幕。

是的,我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城市、双职工家庭,学校的教育正统刻板,而父母也不会专门关心如何培育孩子。他们是否从未注意到我不会用“饿”这个词呢?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只留下细小的片断。像绝大多数周围同龄人一样,被骂过被打过被老师罚站过。我曾对妈妈说过“你以前用扫帚打我”,她回答是“你竟然都记得”。她大概更不知道,直到今日,我还是会因为母亲的尖利语调而心微微颤抖着害怕。

她作为家里的唯一女儿,在物质匮乏的五六十年代,要帮忙家里照顾弟弟们,却不是外婆最宠爱的。那么她在我小时候的所作所为,也受到她童年的影响吧。

我曾经暗暗发誓,我长大后决不要像她那样。而现在想,我的确应该会比她好。尽管我已经成了“神游”和逃避的性格,但至少我有自觉想改变。改变不了自己,还可以按图索骥认真培养下一代。

最后想说,我也很喜欢这首小诗: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1)六岁前孩子探索世界方式更多是自我教育,因为他们有成人不可及的丰富细腻的感觉能力。相应的我们对于孩子学习的有效帮助方式应该是感觉训练和强化,而非急急地进行知识灌输。

2)父母和幼教老师的素质是如此重要,希望象国外一样我们能有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幼教人才加入到这份事业中来。

3)口授形式的抽象教育对于六岁前的儿童的效果是很差的。儿童在这一阶段是不断通过行动(自己的+模仿来的)来构建自我。

4)不要打破孩子观察、探索世界的专注。不要低估、剥夺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立能力。这是他们精神胚胎的独特萌芽方式。

5)当孩子的心理能量与行动(因为受迫)不能成为一体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多动或是神游,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成人施加了过多的干扰和阻碍后,将使孩子无所适从,迷失自我探求自我满足的具体目标,甚至会变得虚无、困惑。

6)一个感受得到充分爱的孩子是不需要靠迎合他人以取得赞扬来自我肯定的。

7) 人的成长过程是心理成长的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一规律一旦受到破坏,整个成长都会显现不正常,包括智力。

老师爱你就是因为你是你,不因为任何别的原因。我不因为你故事讲得好,我不因为你考试考了100分,我不因为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我因为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让我来爱你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至尊状态。生命是高贵的,由于生命的高贵,所以他生命浑然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爱。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章 喂“英文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用英文故事书,打造英文环境
婴儿时期
幼儿时期
入幼儿园前
幼儿园时期
小学一年级
小学二年级
小学三年级
第二章 怎么为孩子念英文故事书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
一英一中念完三次,以后只念英文
每本念熟了,再加下一本
念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英文名字好难念,怎么办?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章 孩子听的是故事,不是英文
动机和兴趣,才是学习的根基
第一个故事:《Stanley》
第二个故事:《Winnie in Winter》
第三个故事:《Here Comes the Strikeout》
第四个故事:《Fox All Week》
第五个故事:《Alexander, Who Used to be Rich Last Sunday》
第六个故事:《Harry in Trouble》
第七个故事:《Big Bad Bruce》 作者Bill Peet(书单第五阶段)
第四章 听、说、读、写,请照顺序
先会听、说,再学读、写
语言关键期重要吗?
父母可以怎么做?
只念故事书,就能让孩子听懂英文?
补习班是不可避免的路?
该学的英文,故事书上都有
孩子升学考试在即,该怎么办?
第五章 送全美语幼儿园,孩子的英文就没问题?
全美语幼儿园能给孩子什么?
全美语无法保证孩子的英文能力
学前教育比英文学习更重要
选择全美语幼儿园的考虑依据
念全美语幼儿园,孩子的中文怎么办?
第六章 我的私房英文书单
我的英文私房书单
第一阶段(0~2岁)
第二阶段(2岁)
第三阶段(3岁)
第四阶段(4岁)
第五阶段(5岁以后)
第七章 学英文,所为何来
为什么要学英文?
为什么用故事书学英文最好?
逼出来的学习效果能有多少?
中文、英文,哪一个重要?
中文高标准,英文低标准
英文能力不等于竞争力
第八章故事录音带,是听英文的好帮手
有声故事是孩子学习语文的法宝
先让孩子爱上故事,再听录音带
可以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听故事吗?
孩子只顾听、不看字没关系吗?
录音带比CD更实用
章节故事也可以选择有声版本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第九章 念故事书之前,父母先做好心理建设
中英文故事书,双向进行
中英文故事书,不要重复
中英双语故事书,效果有限
英文不是学来表演的
不考试、不怀疑、不问听懂了没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第十章 父母最想知道的Q&A
Q1我自己念英文的腔调和连音可能都不合格,会不会给孩子错误的示范?
Q2我总是习惯拿英文故事书,讲成中文给孩子听,再偶而穿插简单的英文在句子里,这样做行不行?
Q3我的四岁孩子对英文书单中第一阶段的书没耐心听完,我自作主张换成更简单的故事书,他的接受度就比较高了,这样可以吗?
Q4我的孩子已经幼儿园中班了,第一阶段的书会不会因为故事太简单,而无法吸引孩子来听呢?
Q5和中文故事书相比,英文故事似乎较不容易让孩子感兴趣,常常没听多久就跑开,该抓孩子回来继续听完吗?
Q6我的孩子五岁了,听不太懂英文,只会些单字和问候语,我应该如何起步,为孩子念英文故事书?
Q7暑假想送孩子上英文班,但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也补了四年的英文,好像有些疲乏,我该怎么做呢?
Q8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对于明明学过的单字,不管是英文或中文,都好像船过水无痕忘光光,让人非常担心,我该怎么努力,才能帮助他?
Q9我的孩子读全美语幼儿园,学了很久的英文,在家却从不开口说英文,为什么?
Q10为什么十分钟可以做完的英文作业,孩子却花了一整堂课来写?
Q11身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英文老师,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将念英文故事书的观念应用在教学上?
【后记】父母的自信与耐心,让孩子快乐成长

0-6岁A+育儿法

目录

第○章 育儿开始之前
当一个好家长并不难 /2
请理解孩子很多行为倾向是天生的 /3
请记住让孩子超速发展危害深远 /6
请相信儿童发展有规律可循 /7
请明白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9
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 /11
一、健康的自主意识 /11
二、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怀有亲近感和安全感 /20
三、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同情心 /26
四、浓厚的好奇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5
五、良好的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口语能力 /38
六、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自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 /43
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做什么样的家长 /48
作决定前想清楚是为孩子还是为自己 /48
做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的家长 /51
孩子是自己带还是由别人带 /59
和孩子拥有共同记忆 /64
【专题讨论一:爸爸的作用有多重要?】/66

第一章 增进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发展亲子关系的两个重要原则 /76
一、给孩子“监督下的自由” /76
二、和孩子发展共同关注点 /80
在自由玩耍中亲子 /84
自由玩耍对培养孩子健康心理有重要作用 /86
记住玩耍的意义,和孩子一起投入其中吧 /103
在大自然中亲子 /106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108
家长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了解大自然 /110
亲近大自然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 /112
一边做家务一边亲子 /124
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由自主意识驱动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 /124
一起做家务给了家长影响孩子价值观的机会 /128
一起做家务可以给孩子创造刺激口语发展的好机会 /130
通过童书和故事创造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134
童书和故事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137
不利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行为 /148
见证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次 /155
【专题讨论二:帮助内向、胆怯的孩子渐进、无压力的方式】/157

第二章 和孩子真诚地交流
与孩子形成良好交流的要素 /164
尊重孩子的各种情感,积极回应孩子的想法 /164
亲子交流不像开会谈话,要在足够的Family Time中进行 /166
别把孩子小不懂事当借口,放弃和他们交流 /169
家长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和世界 /172
妈妈会累,爸爸的眼睛会瞎,奶奶会受伤 /173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孩子原谅别人的过失 /175
“爱我还是爱中国?” /176
给孩子做心理准备 /177
平等互尊是家长和孩子终身交往的基调 /182
倾听的魔力 /186
倾听让孩子养成和家长分享的好习惯 /186
家长的倾听和认真回答为孩子的语言思维发展加油 /187
倾听让孩子有机会持续思考,更促进交流 /190
家长的倾听增强孩子的创造力 /192
倾听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解决现实问题 /194
真诚了解孩子言行的原因 /198
怕这怕那 /198
摔东西 /200
迷上什么 /201
教孩子表达感情的技巧 /206
利用绘画 /207
利用语言 /213
利用音乐 /216
家长以身作则 /219
放下一些含蓄,成为彼此的知己 /225
【专题讨论三:寄养如何影响儿童成长】/227
【专题讨论四:如何减小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231

第三章 关心家以外的世界
好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235
创造培养儿童六大心理能力的学校 /236
积极与学校交流 /263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事务 /267
明白、谨慎地选择课外班 /273
想办法让孩子愿意巩固和提高原有的成果 /274
家长要在坚持中理解孩子的情绪 /275
明明白白地选择课外班 /279
帮助孩子扎根于社区和社会 /282
帮助孩子形成社区意识 /282
保持和重要的亲人、朋友的关系 /288
孩子的成长环境掌握在每个成年人手中 /293
对所有的孩子都怀有包容、关怀之情 /294
建立方便儿童的实体规范 /296
为家长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297
家长给予彼此心理关注 /298
选择适应现代社会的育儿方式 /300
当育儿理念发生冲突时 /301
育儿的根本不会变,我们只需调整方式 /306
附录:答0~6岁儿童常见问题 /311
参考文献 /323

读书笔记

第0章 育儿开始之前

一、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

  1. 健康的自主意识

人类天生就有控制环境的冲动-发现自己能控制周围的局势,是件让孩子万分高兴的事
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但也要满足孩子天生的自主愿望。只有当孩子天生的自主愿望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们才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在某些事情上约束自己。当孩子的行为过多受控,他们会选择在不该反叛的时候反叛。

保护孩子的自主意识:
在家长为他设立的日常生活的大框架下自主地生活,比如什么时候该睡觉、拜访亲友、做家务、去幼儿园等由家长安排,但框架下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主导自己的生活-睡觉前和起床后干些什么,去亲友家时带点什么玩具和书来消遣,穿什么衣服,把饺子包成什么样等等。

  1. 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怀有亲近感和安全感

依恋关系给孩子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有自尊心,更愿意接受挑战。
当一个孩子能持续地得到照顾着的关注和爱,孩子心中就滋生了安全感。

  1. 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同情心

婴幼儿很小就能识别别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并且有心或付诸行动帮别人达到目标。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

6岁前的孩子,只要我们保持和加深他们天生具有的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对所有生命的认同感,保持并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他们就具有了道德的寄出。

  1. 浓厚的好奇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如果孩子的探索不受限制,问的问题得到关注和解答,到了五六岁,孩子就好奇心旺盛,爱发现问题,会找线索去解决问题,不管是问大人还是自己琢磨。

  1. 良好的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口语能力

  2. 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自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

引导孩子使用调节感情的工具-复杂的语言,涂鸦和绘画,幽默的言辞和举动。
能自我调节好自己情绪的孩子,行为的自控能力就强。
如果是在了解了原因之后而不去做一件事,孩子生发出的自控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控”。如果大人的解释不够,只是用呵斥打骂威胁等惩罚手段,小孩是会被一时唬住,好像听话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

二、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做什么样的家长

  1. 给孩子持续的尊重、理解和爱
  2. 做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的家长

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调整策略

  1. 我们有健全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吗?
    当一个家长不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去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面子时,家长就在育儿方面拥有了健康的自我意识

  2. 我们的爱心、同情心、道德感、执行正义的能力够吗?

  3. 家长之间,家长和亲属之间有足够的安全感吗?
  4. 作为家长,我们好奇、好问、好探索、喜欢解决问题吗?
  5. 我们拥有良好的情绪、行为自调能力和良好的注意力吗?
  6. 我们擅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绪吗?

第一章 增进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一、发展亲子关系的两个重要原则

  1. 给孩子“监督下的自由
    孩子需要和别人互动,自由玩耍。比如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去,给孩子找合适的玩伴,和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带孩子做家务。

  2. 和孩子发展共同关注点
    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使我们和孩子之间关系亲密,它来自于我们和孩子同时关注一件事-有共同关注点。
    当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时,他的探索欲最强,周围所有关于这样东西的信息他吸收得会很好。这是,大人要用丰富的语言评论一下这样东西,说点相关的知识,孩子会牢牢记住。

要点:
1)花时间和孩子相处
2)人在心也在
3)了解孩子的物理视线和心理视线

二、 在自由玩耍中亲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观察琢磨,越大观察琢磨的对象越复杂,他的注意力就持续增强。但前提是孩子关注感兴趣的东西不常被打扰。
对孩子的兴趣了解越多,大人越有可能帮助孩子满足良好的兴趣,压抑对他不利的兴趣。
玩耍中孩子也可以表达和大人不一样的想法,当看到自己的想法被接受,孩子的自主能力也会增强。
婴儿们要有东西看,并有充足的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观察孩子喜欢看什么,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看,不要打断他们的注意力。看就是玩,玩就是了解世界。

三、在大自然中亲子
把大自然当前景,比如边观看景色边在森林里散步,蹲下身来观察一朵花、一片叶子、一个小动物,注视树上的一只鸟。把大自然当前景是真正意义上亲近大自然的举动,因为从事这些活动时,大自然处在孩子注意力的中心。
孩子自发自愿地去看、摸、观察,在自主行为中投入注意力的活动才能真正培养长久的注意力。

四、一边做家务一边亲子
对孩子说话多的家长必定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在干些什么,并有心去依照场景进行评论、解释,和孩子建立起交流的习惯。所以,孩子的收获一方面是大量的口语词汇,另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知识,还有爱问问题,爱表达交流的好习惯。

五、通过童书和故事创造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童书和故事帮孩子建立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自控能力
阅读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注意力
童书和故事能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章 和孩子真诚地交流

一、与孩子形成良好交流的要素
良好的交流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足够的亲子时间,二是大人不要轻视孩子的交流能力。

二、家长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和世界
为了避免误解造成的种种感情纠结,家长要及时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
家长的这种沟通努力,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明白很多事情可以说出来,说出来时的态度方法可以使正面的,说出来后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家长不光要把自己的感情、思维世界打开,还要把自己已知的会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向孩子公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孩子做思想准备。
知道家长要走,为什么走,大约什么时候回来的孩子也会哭。但这不是茫然失措的哭,而是头脑清醒的哭。这个孩子的哭是有回报的,她在学习人生重要的一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总能得到,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在学道理,学习感情自我调节和控制。
当家长认真向孩子解释各种事情的缘由时,他学到了家长的言行总是事出有因,不是无缘无故的。下次碰到同样或相似的情况时,他不需别人提醒,会自己找原因,这就是我们说的懂事。懂事的孩子觉得周围发生的事情有规律,可以理解。

三、倾听的魔力
当孩子在向你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时,向你问问题表达好奇时,当孩子在投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当孩子在展示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时,我们一个关注的眼神,几分钟耐心的倾听,就让孩子明白了“这是好事,我在乎你做的这件事。下次再和我分享。”

不要急于替孩子分析、找答案、上思想课。通过聆听,沉默和有限提问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去感受分析自己的心态和处境。自己获得的领悟是真正的、持久的领悟,并能被活用在其他事件中。

四、真诚了解孩子言行的原因
孩子干什么,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有时原因很直接,家长一看就知道,有时原因很隐蔽,要使劲儿琢磨才能明白。这个使劲儿琢磨就是要倾听、提问、观察、思考和理解。也就是说,要获得孩子的心理视线。

五、教孩子表达感情的技巧
每个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和他们那个成长阶段的需要有关。
人生前几年是学习和养成用正面还是负面手段来调节情绪的关键期。家长的重要责任是教给孩子正面有效的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方法:绘画、语言、音乐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碰到新问题,遇到新情况。天性驱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观察周围大人的行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如果用清楚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孩子就很容易学到。

六、放下一些含蓄,成为彼此的知己
当大人向孩子解释一件事情时,是在给孩子做出一个最好的榜样:“看,碰到事情你完全可以用语言心平气和地讲清楚!”这种能力是成人世界里处理人际关系时无往不胜的法宝,孩子从小就可以学。

第三章 关心家以外的世界
一、 好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理想的学前教育是配合家庭培养、增强六大心理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在完善这些心理能力的同时,开始和社会接轨的教育。并且,又利用学校特有的集体环境来赋予孩子新的能力,帮助孩子开始从家庭的一员到社会一员过度。

六大能力:
1)帮助孩子加强健康的自主意识、完善自主意识
2)加强孩子对家人、社区的安全感,培养对学校的安全感
3)提倡和爱心、同情心、道德感一致的价值观
4)增强孩子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5)培养孩子初步合理的情绪、行为自我调节和注意力
6)加强孩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他们从口语向文字自然过渡。

二、明白、谨慎地选择课外班
上课外班要
1)少而精
每个家庭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孩子不可能什么都优秀
2)家长投入
既然认为这几样值得孩子学,就要认真坚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家长的投入一方面表现为尽量以质选学。投入的另一种方式是了解孩子在学些什么,给孩子心理和技术上的支持。
3)要合理对待孩子对课外班的情绪
4)目光要放长远
人生很长,学习各种东西的机会很多。学前最重要的是维护孩子天生的开放、好奇的态度,培养能用于未来学习各种技能的六大能力。

三、帮助孩子扎根于社区和社会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不需要我们“教”
孩子画画让我们教吗? / 成人的“教”只会给孩子锁上一个框框。 / 我们不教,孩子怎么会呀?
当孩子受到拒绝时
孩子受不了别人的拒绝怎么办? / 为什么乐乐不给周周牛奶喝,只给思思喝? / 孩子被他的朋友拒绝了怎么处理?
理解孩子的途径
孩子哭代表什么? / 孩子哭就是不乖吗? / 孩子哭要不要阻止? / 孩子不良的情绪要让他及时地宣泄掉。
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宝贵的东西
孩子到别人家玩,为什么叫也叫不回来? / 父母威胁孩子回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 父母和孩子,到底是谁不讲理?
教给你读懂孩子的小秘诀
“看你的丑样子啊”——不要随便跟孩子开玩笑。 / 带孩子去逛商场——蹲下来,跟着孩子的视线看他的世界。 / 孩子为什么总是和大人对着干? / 错怪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有的孩子逃避,没有责任感
孩子碰了头,家长却要打玩具。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逃避,没有责任感? / 家长的哪些行为是在为孩子推卸责任?
孩子也“要面子”
“周周准把陌生人当爸爸了。”——当孩子被大人“调侃”时。 / “你这孩子,怎么不叫人呢!”——孩子的面子问题。 / “她不会画,别浪费纸了!”——孩子应该被当面否认吗? / 成人需要尊重孩子吗?
不怕孩子犯错
孩子又尿湿裤子了,还不跟大人说。 / 父母处理孩子事情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 孩子犯错了,父母应当如何去处理呢? / 为什么有的人在长大后,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 / 指责、羞辱和粗暴会令孩子陷入恐惧、压抑和仇恨。
有的孩子为什么坐不住
为什么孩子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 / 孩子的专注力被谁打断了? /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专注力?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孩子,你今天听话了吗?” / 反抢玩具的孩子是“不听话”的孩子吗? / 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坏孩子? / 孩子有没有好坏之分。

第二章 解放孩子的手脚
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当孩子把家里搞得很脏乱的时候,应当责备他吗? / 家长因为孩子给他们添麻烦而阻止孩子,是否合理? / 成人间的客套和规矩会阻碍孩子吗?
停止不必要的帮助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 / 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依恋大人? / 孩子为何不愿去尝试新事物。 / “不要妈妈穿,自己穿。”——父母要帮忙,就像在说“你不行,我帮你”。
让孩子做自己
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 / 孩子没有主见,跟大人有关吗? / 成人给孩子过多的评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不放手”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
父母的情绪会对初生的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 孩子被照顾得过于精细反而更脆弱吗? /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疾病、安全、营养等问题?
信任孩子,给孩子一个能打破的碗
孩子吃饭用什么碗? / 孩子喜欢到厨房来捣乱怎么办? / 让孩子去玩贵重的东西可以吗?
不当遥控器妈妈
“妈妈,你总是管着我,你就是一个遥控器!” / 和周周去公园玩。 / 孩子的自由不是成人施予的。 / 孩子是不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最顺从?说明什么呢? / 小孩子为什么会逆反?
面对孩子间的冲突,该制止吗
孩子如何独立地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 / 个性柔弱的孩子怎么独自面对冲突? /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低头?
是谁阻断了孩子间的交往
孩子闯了祸要怎么处理? / 父母以“保护孩子”为名,无意中“离间”了孩子。 / 父母是否该介入孩子间的交往?

第三章 关爱孩子的心
童年的经历影响孩子一生
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的关系处得很僵? / 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
关于安全感
人缺乏安全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孩子内向、沉默,是因为什么? /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 / 父母的教育方法为什么要保持一致?
你是否经常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是否经常在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 孩子会反复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强行断奶给孩子所带来的伤痛。
给孩子评价过多,会影响孩子评价自己的能力 /
怎样去表扬孩子? / 怎样批评孩子? /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如何和孩子交流? / 如何让孩子有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比肢体暴力更可怕的精神暴力
小朋友突然变了,胆子小了,畏畏缩缩的,是怎么回事? / 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了,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胆小 /
有的孩子在家活泼,为何在外面金口难开? / 大人经常会暗示孩子,这个世界很危险。 / 孩子胆小首先是大人出了问题。
排泄这件事
教孩子正确认识吃喝拉撒。 /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确立正确的态度?
如何和孩子谈性——女儿看到了爸爸洗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认为一脱衣服就是羞? / 如何和孩子谈性? / 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从哪儿来的”?

第四章 拥有一个懂得教育的母亲
适度和自律
孩子一次性喝完了一整箱牛奶。 / 有的孩子为什么非常没有自制力? / 如何管理孩子的零食? /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让孩子心中有爱
孩子不忍和自己喜欢的人分离。 /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 “妈妈,我不摘花,它有生命呢!”
要好胜,也要输得起
“妈妈,我想得第一名。” / “刚才不算,我要再来一次。”
挫折教育不可缺
你的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吗? /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呢?
自私,从第一次独占开始
“爸爸不要吃排骨,待会儿我没有了。” / 让孩子的吃穿住行与大人保持一致。
孩子的友谊
孩子为什么把唯一的一块蛋糕给小伙伴吃了? / 孩子没有要好的小伙伴怎么办?
孩子在起冲突的时候,大人是裁判吗 /
“妈妈,晓晓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 / 好妈妈如何处理孩子间的冲突?
伤害小动物的隐忧
小朋友没有爱心,伤害小动物怎么办? / 岁以前的小孩知道什么是虐待动物吗? / 怎么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爱”,提高“爱”的能力? / 让孩子明白“小麻雀的葬礼”是怎么一回事。
为何孩子不分享
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 孩子“小气”的原因是什么?
不教孩子无原则地谦让
孩子一切都“谦让”,是胆小害怕,还是美德? / 孩子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谦让行为? / 姐姐一定要让着弟弟吗? / 要谦让,也要有秩序规则。

第五章 轻松引导孩子培养好习惯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孩子玩公共玩具为什么会自觉排队? / 为什么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 为什么孩子要“捡垃圾”? / 为什么孩子手里一直攥着垃圾?
什么才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
教孩子独立,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 / “妈妈,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 / 为什么孩子一两岁时哭嚷着要自己吃饭,大了又要父母喂呢? / 怎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吃饭咋这么难
为什么吃饭在孩子这里就变得这么难呢? / 孩子不吃饭是生病了吗? / 孩子是吃饭,但为什么那么拖拉? / 把吃什么、吃多少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孩子睡觉,要注意哪些问题
孩子睡眠不稳容易惊醒,怎么办? / 孩子要抱着才能睡着,怎么办? / 怎样让孩子睡觉不怕吵?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吃零食
为什么孩子只要到超市,就吵着要买各种各样的零食? / 为什么孩子嘴馋别人家的零食? / 孩子吃零食毫无节制,怎么办?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如何回应
当孩子在地上撒泼要买已经买过的赛车时怎么办? / 孩子提不合理要求时,父母控制不住发脾气,怎么办?

第六章 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老师
孩子的学习就是不断体验
周周拣挑鸡蛋的故事。 / 怎么让孩子不断体验?
孩子交朋友,父母能教些什么
孩子不敢主动跟小朋友玩,怎么办? / 什么是小孩眼中的真实小社会? / 在孩子的“社会”里,父母应该怎么做?
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学习怎么就那么难? / 孩子有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为何越大越没有创造力
为什么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创造力了呢? / 怎么做,孩子才能画有创造力的画?
第一次离开妈妈远行
独自去外婆家的孩子想妈妈了。 / 孩子为什么害怕离开父母? / 为什么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很久都不想父母?
择园记:给孩子选幼儿园有哪些要注意的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最好? / 为什么一定得等老师点到名字才能喝? / 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老师该怎么处理?
如何让孩子迅速适应幼儿园
孩子不肯去幼儿园怎么办? / 入园前要做什么准备,孩子才不害怕? / 该不该信任园里的老师?
如何和幼儿园配合
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教育孩子。 / 孩子入园后,家长该怎么做?
兴趣班,上还是不上
为什么要给孩子上兴趣班? / 怎么选择兴趣班?
哪些早教产品是对孩子不好的
哪些早教产品对孩子没好处,哪些值得孩子尝试? / 早教更适合大人吗? / 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

第七章 做一对不说教的父母
我们在“糟蹋”孩子
可不可以把孩子给老人带? / 父母“会生不会养”。
我被孩子打了
大人被孩子打了,要如何反应? / 不要让孩子习惯父母替他们收拾残局。
不要随意许诺
顶着烈日带孩子去公园。 / 有的孩子经常耍赖皮。 / 孩子其实比大人更注重承诺。
发现优点、忽略缺点
周周帮外婆挤牙膏挤多了。 / 床单被孩子尿湿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 孩子真有缺点,要忽略吗?
如果不说教孩子,那怎么教孩子呢
孩子经常把脚踩椅子上,多次提醒也改不了。 / 孩子不敢玩游乐场的任何一种游乐玩具。 / 孩子在幼儿园不爱说话。
养个孩子花多少钱
你是“孩奴”吗? / 该给孩子花多少钱?
孩子不讲理怎么办
和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非要“暴力解决”。 / 不管夏天、冬天,孩子都喜欢玩水,管不住。 / 孩子正餐前喜欢吃零食,管也管不住。 / 总是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要不要当全职妈妈
职业女性和全职妈妈,选哪个? / 孩子给老人带好吗? / 全职妈妈就是“孩子的保姆”吗?
改造了我们家的“老顽固”
和老人沟通怎么带孩子。 / 老人总是追着喂孩子吃饭。

第八章 每个父母都应当有智慧
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脾气很暴躁。 / 大人在孩子面前推卸责任。
不要把怨气传导给孩子
父母经常吵架,孩子活在战战兢兢中。 /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前夫/前妻。
不要拿“生气”说事
妈妈生气了——父母以生气来要挟孩子。 /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会察言观色的人。 / 孩子是如何失去自我的? / 你的孩子生活在压抑中吗?
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当你关心孩子怎么了的时候,先要关心一下自己怎么了。 / 要孩子阳光,先要父母阳光。 / 不好的教育代代相传。 / 关于“我们不也是这样长大的吗”的反问。
做智慧家长需要“悟”性 /
不要照本宣科教育孩子。
保持平常心
“年之后我是科学家。” / “我长大了要种菜。”
孩子有惊人的潜力
一幅画,大人看见了什么?孩子看见了什么?

用你希望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

第一章—-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指导过多就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思考的能力。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环境。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适合就是以孩子的兴趣为标准。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的过程。
值得借鉴的孩子社交规则—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允许才能拿,别人不愿意不可强求。当孩子遭遇“拒绝”和“孤立”时,成人要保持平常心。
获得尊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当众教育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羞辱。
—-这个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上初中时,在爸爸的单位里,他的一大堆同事们聚餐,期间也有两三个和我同龄的孩子。当时,爸爸非要让我给一桌的其他长辈敬酒,我害羞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结果被指责“拉不出圈门儿”!
孩子犯错后的处理方式:一是包容孩子的错误,二是想办法补救,无法补救的,应让孩子承受自己的错误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三是引导孩子想办法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
保护孩子的专注行为,不随意打断孩子。
家长不要利用自身的权威雅致孩子,强迫孩子听话。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获得身体和意志上的自由的权力。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要求孩子言听计从。

第二章—-解放孩子的手脚
孩子只有利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成功的做好某件事,才会获得自信心。尊重孩子所做的努力,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哪怕这个结果不太完美,甚至有些糟糕。
成人无原则帮助小孩的三个负面影响:一是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用;二是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不独立,依赖成人,遇到困难就退缩。
如果想让孩子幸福快乐,就让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他做自己!不要试图去操纵她、控制她、左右她。让她成为自己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不要随意去评价他。
在孩子遭遇冲突时不要立刻介入,等等,再等等。

第三章—-关爱孩子的心
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安全干是心里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儿童早期(尤其2岁以内)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减少对孩子的评价,尤其是主观评价。
怎样夸奖孩子:一是不能把“夸奖”当初孩子前进的动力。夸奖孩子要在事后,事前需要的是鼓励。二是夸奖和赞美要发自内心,不是虚情假意的“敷衍”。要真实、客观、不夸大、不缩小。三是夸奖必须是具体的。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四是少夸先天存在的东西,多夸孩子所做的努力。

第四章—-拥有一个懂得教育的母亲
应该把孩子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让孩子事事享有特权。自私就是从孩子第一次独占开始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不强迫分享。
“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康德。人的健全人格在6岁以前的幼儿时期形成。如果孩子有虐待动物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引导,让孩子爱动物,爱世间万物。在童年时期,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爱’,有可能就失去了‘爱’这种能力。
评价任何人或事带有主观偏见在教育孩子上面是个要命的弱点。
懂得分享是一种美德。分享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权利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分享的规则:对自己的物品有支配的权利,别人的物品要经过允许后才能拿,公共的物品先到先得。
教育孩子谦让的前提是对方遵守规则,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客主,无关乎强弱,无关乎面子。
—-看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一件到现在说起来都还挺忿忿不平的事情。当时大概十岁左右吧。妈妈带着我去外婆家玩儿,还有姨妈家的表弟也去了,比我小三岁。大人给我们两人一人买了一个人头雪糕,我才把好吃的拿到手刚把外壳拿掉还没开始吃,表弟的雪糕被他不小心拿掉到地上没法吃了,他就开始哭。我妈为了哄表弟就愣是让我把自己的给他,我不给就说我不懂谦让啊什么的,最后好像是从我手里硬拿过去给了弟弟。弟弟不哭了,我哭了。后来外婆家一干人来哄我,还说再去买一个给我什么的,我都不要,很伤心。我当时就觉得,是弟弟自己不小心拿掉了,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强迫我把自己的东西让给他。事后才来补救,早要哄他就再去买一个给他好了,
社会环境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幼年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终生。遵守秩序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品质。
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自己的事情由父母代劳会令孩子丧失起码的责任感,没有担当。
过度的限制零食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压抑。对于零食,不能‘堵’,只能‘疏’,不纵容也不要过度限制,合理引导。正确做法是把吃零食的控制权交给孩子,建立简单的规则,让孩子自己保管零食,并且决定什么时候吃。不要把零食当“奖品”。
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不要说教,也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更不要打骂,正确的做法是简明扼要的讲清楚不能这样做的理由,然后温和而坚决的拒绝。只要孩子的行为不破坏环境、不伤害自己、不妨碍他人都应该视为合理行为。

第六章—-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实践、不断体验。
主动交往是一种能力,对于孩子来说,一个自由的、平等的、没有大人介入的团体才是真实的社会,大人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和他人交往。孩子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中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去干涉他。
过早注重知识性和技巧性的东西,势必会以牺牲孩子的创造力作为代价!6岁以前的孩子主要任务是构建自我,发展独立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学习各项技能。
孩子走向独立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稳固的安全感;二是孩子真正自由,这个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
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就是坏的教育。真正的早教应该是“生活即教育”。早教应该以家庭为主。

第七章—-做一对不说教的父母
威信一定不是靠威严来树立的,二是靠“信任”来树立的。只要答应了孩子,除非自己病的爬不起来,否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兑现承诺。承认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信以为真。让孩子顺从不是靠家长的威严来压服,应该是孩子内心深处认可家长的决定,愿意服从。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孩子也是如此。每一次对缺点的提醒都是一次强化,善于发现优点和进步的家长,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进步会越来越越大。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好的、有效的教育是“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的。
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先完善好自己。
当成人的指令和孩子的内心成长需要相冲突时,孩子就会反抗。要给与孩子足够充分的自我决定权和选择权。
行动胜过语言,只跟孩子强调简单的规则,然后用行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遇到孩子不讲理时,保持平静,接纳孩子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强调规则,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时间,耐心等待孩子的情绪平复,让孩子体验自身行为的自然结果。要孩子讲理,大人们就要做到给孩子自由、建立简单规则、言出必行、不乱发脾气。

读后感悟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育儿方面的书籍,花了三天半时间。第一本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美国的三位育儿教授写的。这两本书我是连贯着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还是这本书写的好,接地气,有原理,有方法,有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强,读完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我从来没读过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没有相关知识,在这方面我几乎是零基础,所以刚看本书的序就把我吸引住了,感觉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大门,那种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我边看书边做笔记,将书中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逐条摘录。看完前两章的时候,我赶紧买了实体书给我老婆看。两个人需要交流心得并统一思想,然后再具体落实。紧接着我又买了两本送给我的两位同事,他们家的孩子与我家的差不多大,而且家长的状况也跟我一样,从没接触过育儿理论,我想这本书也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我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目前两岁7个月大。从出生到十个月大的时候,一直是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照顾,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老大和爷爷奶奶回了江苏老家,在老家住了一年,当中除了春节把他们接过来住了一个月、宝宝过周、我妈生病动手术回去看望外,没有与老大相处。老二留在了外婆家,由于外婆家就在我们单位大院,所以老二由我们和外公外婆一起照顾。我们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外婆家吃饭,和老二玩一会儿,然后回家。考虑到要保证充足睡眠,不影响上班,所以老二不带回家,与外公外婆睡。去年三月份,老婆由于工作压力大和身体原因,辞去了工作,住在外婆家,边修养边带老二。等老婆身体稍好后,去年六月份,又回老家将老大和奶奶一起接了过来,考虑到照顾方便,尽量减少对大人的影响,白天两个小孩一起在外婆家,晚上老大和奶奶回家并跟奶奶睡,老二仍然留在外婆家。从上面可以看出来,除了老大与我们离开了快一年外,到目前基本上都是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并且把老大接回来不让两个孩子再分开是多么的有意义。以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老人带带挺好,自己还省事,殊不知6岁前正是她们性格成长的关键期,正如书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打好基础是多么的重要。整本书看完,还有以下几点很深的体会:

第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及机会。这一点,没看书前我也有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孩子爬石头只做保护不禁止等,但看完书后我这方面的体会更深了,而且感觉做的还不够,比如有些天然玩具像木板什么的,怕刺扎到她们,就禁止她们玩。现在我知道了,可以先自己检查一遍,排除安全隐患后再给她们玩。总之,给她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条件和环境,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让她们自由的玩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让我联想到了国家的治理,其实治理国家也何尝不像养儿育女一样,国家少干预,少插手,多引导,正如古人说的,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天下安,这样国家才能良性发展、繁荣昌盛。

第二,要帮助而不包办。两个孩子现在独立性很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不要大人帮忙,比如上车,她们要自己爬上去,不需要大人帮忙,如果我们把她们抱上车,她们很不高兴,而且自己爬下车,亲自再上一次车,不然就哭闹。从她们的表现中我也在感悟和分析,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提炼和升华,感觉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充分信任孩子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孩子们上厕所现在是自己脱裤子,但穿仍然是大人帮忙,我们觉得冬天穿的衣服多,她们还不会自己穿,虽然她们也自己曾经尝试过,但是觉得穿的不好,就把穿裤子给包办了。这不,还在看书我就实践了,昨天两个孩子先后上厕所,上完后叫爸爸穿裤子,我把纸给她们,让她们自己擦屁股,然后自己穿裤子,她们就自己尝试,先把裤子一起提了上去,发现不舒服,又脱了下来,先穿小内裤,再提秋裤,最后提毛线裤,虽然没有大人做得好,但是最终成功了。她们高兴,现学现用并成功应用使我也很高兴,通过这个例子我的感触更深了,确实是我对她们的信任不够,低估了她们的能力。

第三,要多赞美少批评。这一点以前也听别人说过,所以我们也一直在落实这项政策。对孩子们做任何事情也是多鼓励、多赞美、少批评。看完书后,领悟到赞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事后赞美,不能把夸孩子作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赞美要发自内心,要具体,要针对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赞美,少赞美孩子天生就有的东西,比如相貌、聪明等等。这些方面是我以后需要多注意的地方。

第四,要少说教,不打骂。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曾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过几次老大。也经常跟她们说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做。现在要深深的检讨自己无耐心、鲁莽的行为。书中说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说的越多孩子反而越反感,其实我们大人也何尝不是呢,有人天天对你唠唠叨叨,限制你的行为,你肯定也受不了。有时我们必须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想想她们的感受,可能一下子就释然了。“教育无痕”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少说教,忽略缺点,关注优点很重要。孩子喜欢吃手,不能说把手放下、不能吃,而是要了无痕迹的把他的手拿下来等等,这些做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打骂更是不可取的处理方式,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自己,以后是坚决杜绝了。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个天才,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我们希望他成为的那个人,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宗旨。当然书里还有很多理念比如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他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断他等等,这些注意点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注意和落实。书中还有其它很多的注意事项,我准备跟老婆开个会,具体讨论一下,统一思想,然后逐项落实。

孩子现在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一定要重视,育儿这项工作我以前的参与不够,今后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重身教、轻言传,不仅在她们身上花钱,还要花时间、花精力,让我家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目录

引言

第1章 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1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2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3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4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5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
6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章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1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2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3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4 辱骂会伤害孩子
5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6 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7 发怒的三个步骤
8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9 总结

第3章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
1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2 贿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
3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
4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
5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6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
7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
第4章 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
……
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
第6章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
第7章 妒忌:不幸的传统
……
第8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
第9章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
第10章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
……
后记

学会做父母

(一 )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成天看你不顺眼,跟你过不去,你说什么,他都说你幼稚。你干什么,他都始终保持怀疑。

有时,你的一切都迷失在他那双看破你灵魂的眼中。

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或许,你会恨这个人,或者根本不愿提起。

然而,你无法回避,因为这个人是你永远无法摆脱的,他是你的父亲或母亲。

面对着亲情这座山,你的父母有永远说不完的唠叨,就象小刀一样,反复划拉着你脆弱的神经。而这时,你的父母人到中年,家中的大权在握。

而你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一个父母眼中永远的小孩。

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跟父母发毛的经典时刻: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迷惘。

(二)

家庭教育的本性一直就是:过犹不及。

有些父母习惯:严以律他,宽以待己。

父母对孩子说:笨蛋,傻瓜,你怎么这么蠢?

孩子想:我看你也没怎么聪明。我再蠢,也是你们生的,基因都是遗传的!

父母并不完美,却要求孩子以完美的方式考试,完成学业。

他们恐吓孩子说:学习不好的人,会去扫大街,找不到工作。

母亲会拿自己做证:如果当初我多努力一些,就不会跟你爸一起受苦了!

然后,孩子听见父母在隔壁房间,叮铃哐啷。

有些父母则刚好相反,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定位或角色。

父母对孩子说:你太棒了,简直是完美的。我们的心肝宝贝,不要哭了。都是你们老师的错。明天,我去你们学校告状,让校长把老师换了!

孩子说:爸爸,我今天被老师罚站了,老师问,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我说,不是我画的。

孩子的父亲说:管他谁画的,明天老子花点钱,把它买了,挂在你房间里面!

我们这个社会的小皇帝,都是父母造就的,大人们鞍前马后,乐此不彼。

(三)

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抱怨教育这个怪胎。

我们会说,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垮掉的一代:物质生活基本啃老,精神生活基本腐败,做事基本没有常性,做人大致没有自信,自我感觉一流,工作能力末流,生活自理不入流。

人们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了?

人们问高山,人们问大地,人们问青天,人们问河流,顿足捶胸,呼天抢地。看历史,抚今思昔。

唯独就是没问自己。

古人怎么说来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承认吧:现实的果子都是各家自个儿种下的。

我们没有人期望孩子是脓包,却认为孩子不需要理解和尊严!

我们没有人希望孩子没有自信,却首先怀疑孩子的诚实和恒心。

当我们没有耐心听完孩子的讲述,转身离去的时候,我们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什么呢?

我们有无穷的爱,我们有无穷的智慧。

但面对孩子,我们没有爱的办法。

曾经以为的爱,会是怎么样的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呢?

(四)

显然,我们不是要指责于我们的父母。

斗转星移,有一天,时间总会把我们从孩子变成别人的父母。

时间在前进,而生活却在轮回。这才是最大的不幸,或忘却。

我们是否有一种灵魂附体的魔咒,让我们回到父母的躯壳中,在孩子面前,拿起鞭子或挥着耳光,说:你这个笨蛋!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啊!

不能总是这样下去吧,让我们重新学会做父母!

(五)

教育的根本在于传播价值,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装饰和工具。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根树木的成长,所有的关键在于那些吸取营养的根部的成长,那些最根本的东西:自信、坚强,自我抉择和不屈不饶的勇气。

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在理解和尊重的情景下完成,言传身教,就能传播并影响,好过无数的苦口婆心,无数的口水说教。

没有人在理解的环境中丧失过信心,也没有人在尊重的环境下怀疑和抱怨过。

责任感只在没有责任需要承担的地方消失。

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让我们学会做父母!

做尊重孩子的父母,并担当起教练的职责。我们不是下场比赛的选手,也不是任劳任怨的保姆。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定位,激励孩子,做最好的有责任的自己。

让一个人出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让一个人健康成长需要付出很多。

不仅仅是爱,有爱也需要技巧,爱的方法是需要用心学习的。

当我们不再大包大揽,也不再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们可否平静地说: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让我们一路前行!

想做一个好父母的必读书

这篇文字是摘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中的读书心得,有时候我常常想,这些和孩子的沟通方法,难道和我们在生活和职场中和人沟通的方法不是一样的吗?

先照顾情绪,再针对事情,提供具体而清晰的反馈,不扩大不夸张不挖苦,提供示范回应而不是提供情绪反应。

有时候觉得我们其实都是孩子,不过是披了一件职场的衣。

推荐每一位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朋友读一读这本经典的书!即使你的孩子很大了,这本书也一样可以帮助你。

也许它能改变你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它给了我们家长面临教育的二难处境时可操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我是非常认同书中的思想和逻辑。既然我们的教育证明这么失败,为什么不去看看别人是如何思考的?

对于经典的书,我们要做的不是评论,而是先学习消化理解,所以下面是我读书的一个字一个字敲下的笔记,还有一些括号中下划线的部分是我自己的一些延伸思考。

——————-华丽丽的分割线——————

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当孩子处于强烈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对孩子的努力的行为进行赞扬,而并非对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它人寻求认可,这样孩子更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看了这句,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乎别人的评价胜过在乎自己过程中付出的酸甜苦辣,从小就没有给予正确的评判坐标)

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和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这句话很有见地,中国人习惯为做了正确的事情的人标注光荣的道德标签,而真相是一个伟大的人也会常犯低级的错误,一个庸俗的人也可能在某个时刻闪耀人性的光辉,小时候能就事论事评价一个人,长大后就不会因人装B活得累。)

孩子做错事时,要(就事论事地)回应,而不是(情绪激动地)反应。要(提供对策地)指导不要(上纲上线地)批评。

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就可以对孩子表达我们的愤怒,有时候仅仅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就能让孩子停止不端行为,有时候可能需要采取三个步骤: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

当父母用许诺来强调他们说的话的意思的时候,就无异于承认那些“没有许诺过”的话是不值得信任的。许诺会给孩子带来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意外,如果发生意外,孩子就会觉得受到欺骗,会认为父母不能信任。相信父母都很熟悉这句话:“但是你答应过的!”

如果你要教育孩子诚实的品质,那么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孩子学会撒谎,都是大人给逼的)

不能用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懂礼貌,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

不要把孩子叫做小偷或说谎的孩子,或者预言一个不好的结局,这非常重要。

世界各地父母都在寻找教孩子有责任感的方法。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希望通过让孩子帮助做日常琐事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父母相信这些行为对培养孩子责任感是有效的。而事实上,这些日常琐事尽管对持家很重要,但是可能对培养责任感没有积极的影响。有的家庭,这些日常差事还会导致每天的争吵,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苦恼和伤害。如果强制坚持孩子做这些日常家务,结果可能是孩子的顺从,但这样做可能对孩子的性格的塑造有不良的影响。

责任感不可以强加获得,责任感只能从内心产生,由从家庭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没有积极价值观的责任感可能会危及社会,具有破坏性,比如黑社会,比如恐怖分子。

孩子会向他们生活的环境学习。如果他们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就学不会负责任,他们学会的是谴责自己,学会寻找在别人身上的缺点;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轻视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的意图。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不停地预料即将发生的厄运,并且忍受如此。(看到这里,我简直觉得这是一本禁书啊!为什么我们的人民都是顺民,为什么我们不习惯争取自己的权利,因为我们一直就是在轻视自己的教育模式下长大的。)

让孩子感觉自己出了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批评。批评使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渺小。孩子需要的是没有贬低的信息,而不是批评。

那些因为日常琐事和责任跟孩子陷入战争中的父母应该承认一个事实:这场战争不可能赢。比起我们压制他们,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反抗我们。即使我们赢了一场战争,成功强制实施了我们的意志,但是他们可能会变得无精打采和闷闷不乐,以此来报复我们,或者变得反叛、懈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联系。通过敏感的聆听,父母可以造成孩子令人欣喜的改变。(其实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间够多,就知道如何聆听孩子的想法,并学会和孩子的沟通,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问题,我们有太多借口把时间给公司,给客户,给朋友,给情人,就是没有给孩子,可他是我们的未来,是上天能恩赐我们最大的礼物。)

父母不关心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愚蠢的,不值得关注,会认为自己既不可爱,也没人爱。而那些留神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不仅听,而且体谅孩子强烈情感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是受到重视的。

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天生富有责任感的,也不是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自动获得责任感。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发言和选择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有些事情完全在孩子自己的责任范围之内,在这些事情上,孩子应该有选择的权利。而有些事情只在我们的责任范围之内,但是对孩子的利益会有影响,在这些事情上,孩子应该有发言权,不过没有选择权,决定要由我们来作,同时要帮助孩子接受必然会发生的事实。

即使一个六岁的孩子也能自己选择她的袜子、衬衫、裙子、裤子等等—-从他们的父母已经选好的那些衣服中。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衣服时,孩子没有能够获得经验,没有能够培养任何能力。事实上,有很多成年人,在没有参谋的陪同选择下,无法为自己买上一套衣服。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家庭作业完全是孩子和老师的事。父母不应该就家庭作业的事跟孩子唠叨不休,他们不应该监督或者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除非孩子要求他们这么做。如果父母接管过家庭作业这个责任,而且孩子让他们这么做了,那么他们就再也无法摆脱这个束缚。家庭作业可能会成为孩子手中的武器,用来惩罚、勒索、利用父母。(作者也提醒这点和老师的愿望相反,事实上中国的小学老师都要求家长检查小孩的家庭作业,我历来是不看,只签字时顺便看看她的掌握程度,这被全家人称之为不负责任的爸爸。不过还好我和老婆从来不去抓她的学习分数,我们当然会帮助她掌握知识,但不计较分数,所以在考多少分这个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成为我们要求孩子的愿望,当然,考得好还是不好也没有成为孩子惩罚、勒索、利用我们的工具,不过,我看很多家庭已经是这样的。不过假如用这个为借口不看孩子作业,但同时不花费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的话,那真是不负责任到了极点的父母)

家庭作业的主要价值是给孩子提供自己做事的经历,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家庭作业必须与孩子的能力相适应(这点很关键,中国有些小学题目我都不能适应,离开百度知道我就不知道,只考记忆能力,不考分析能力,要么是很奇怪的逻辑推导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直接的帮助只能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如果没有父母的参与,他或她是无用的。

我们给孩子把路指出来,但是希望旅行者–孩子–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地。

孩子抵触学习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对孩子严厉或者宽大都解决不了问题。不断施压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而放任的态度可能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父母接受他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没有轻松的解决方法,也没有快速的解决方法。(孩子不爱学习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父母也无法指望通过一次谈话,一次沟通,一次放松就能改变)

零用钱不应该是作为好的行为的奖赏或者做家务的报酬来付给孩子。它是一种教育手段,有明确的目的:给孩子提供使用金钱的经历,从中锻炼孩子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因此对零用钱实施监督就完全达不到零用钱的目的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一个大体的方针,规定零花钱的支出范围:请朋友吃饭,送朋友礼物,午饭,学习用品等等。

金钱就像权力,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很容易处理失当,零用钱的数量不应该超过孩子能够控制的范围。最好是从很少的量开始给起,然后再随着时间慢慢调整,这比一次给孩子很多钱,增加他的负担要好得多。当孩子开始上学,学会了数钱和找零钱时,就应该给孩子零用钱了。

零用钱有一个基本的条件:在固定的支出之后,余留下来的零钱应该归孩子自己保存或者花费。

当孩子保证说要照顾宠物时,他只是表达了良好的意愿,并不表示他有这个能力。孩子有一个宠物来玩耍,有一个宠物来爱,可能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但照顾宠物生命和健康的责任必须由大人来承担。(所以我们家不养宠物,是我们大人没有信心照顾好宠物。)

有的父母记得自己曾经也被迫参加过音乐课程,决定不让孩子受这种罪;而有的父母则记得他们在学习音乐时过分纵容自己而后悔,因此决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孩子都要演奏音乐。童年时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给情感提供一个有效的出口。它把你的愤怒说出来,把你的欢乐说出来,让你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父母和老师通常不是从这个角度看待音乐的用途,他们中大多数人关注你掌握了多少音乐的技巧。在音乐教育方面,只要学费是父母的责任,而练习乐器应当被视为孩子自己的责任。父母最大的工作是找一位亲切体贴的老师,一个了解孩子就像了解音乐一样的老师。(最后这一点可真是个难题,有不指导孩子考级,只指导孩子热爱音乐的中国音乐老师吗?不如,我们自己去做这样的一个老师试试。)

理论上讲,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选择自己的朋友。我们信仰自由,我们反对压迫。但是孩子带回家的“朋友”经常让我们难以接受。在评价孩子对朋友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标准呢?朋友之间应该有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的影响。孩子需要机会跟和他自己性格不同或互补的人交往。我们的目的是鼓励孩子和那些跟他们性格不同的朋友多多接触。

有一些关系需要阻止。幼稚的孩子在一起,只能互相吸收对方的幼稚;好斗的孩子在一起,只会增强各自的侵略性;内向的孩子在一起,就无法参加足够的平等交换意见的社交活动;违法的孩子在一起,可能会增加各自反社会的倾向。

好的父母,就像好的老师,要让自己渐渐成为孩子可有可无的人物。

纪律的关键是寻找惩罚的有效替代手段。一位母亲说:“我已经意识到我的一个自相矛盾之处,我经常使用的手段与我努力想从我孩子身上根除的毛病很像。我提高声音让他们不要吵,我使用暴力阻止他们打架,我对不懂礼貌的孩子很粗鲁,我会责骂说话不文明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但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迫切需要被孩子来爱。(这是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孩子还需要获得大人的爱来照顾自己的情绪,成年人应该学会即使没有人关心,也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

宽容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气的一种态度。孩子无法控制该如何感知,但他们对表达这些感觉的方式负有责任。因此他们无需对自己的感觉负责,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宽容就是接受孩子们的所有感觉,而过分纵容就是允许不良行为。(那么这样看来,孩子的奶奶对孩子的感觉是不宽容,她经常替孩子做决定,当孩子对她决定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她表示不满,她却一直不计较这种行为,这是不宽容加过分纵容的二合一悲剧,我对此有些无能为力。)

孩子的行为分为三种,希望并认可的,不认可但是因为初学或者的确困难允许存在的,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行为。小孩子在处理不被社会接受的欲望时,真的很困难。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努力克服这种欲望。父母可以做出限制来给孩子提供帮助。限制同时传达给孩子一个无言的信息:“你无需太害怕你的欲望,我不会让你走得太远,你是安全的。”

限制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A、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B、什么替代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说“不”的最合适的方法是要表达出权威,而不是侮辱。当孩子要求什么东西时,而我们必须拒绝时,我们至少要承认她希望拥有这个东西的愿望;至少承认她在幻想中拥有我们无法在现实中给予她的东西。父母可以先承认孩子的愿望,并用简单的话说出来,父母明确指出对某个具体行为的限制,父母指出愿望至少能部分实现的途径,父母帮助孩子说出一些做出限制时可能导致的不满。(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一段对话也是同样的原理,“我知道你希望今年薪水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我想这很难实现,不过要是你完成年度任务的话,第一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提成,第二我也可以建议公司安排你做一个好的培训,我们来报销学费,当然我知道你很希望没有这些限制,但是希望我们能共同接受这个限制”。怪不得朋友说不会做父母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好领导。)

父母不是用来打的,永远不能允许孩子打父母。(中国的爷爷奶奶都貌似不计较被孩子打,这个怎么办?)

孩子不是用来打的,在教导孩子过程中,从不打孩子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不应该把体罚孩子做为对孩子挑衅或者我们自己的愤怒情绪的回应。体罚本身它在教导孩子用不好的方法应对挫折。

体罚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它可能会阻碍孩子道德良心的发展。打孩子可以非常轻易地消除孩子的内疚:孩子已经为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于是他会很随意再犯。

表现出无效率是孩子们在现实中反抗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表专制的非常有效的武器。孩子们基本上不需要催促,而是要给他们一个现实的时间限制,把守时的任务留给他们自己。

吃饭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做到这点可真难啊,即使是我)

你决不会同意的,你总是不陪我玩,“决不”和“总是”是孩子最喜欢用的词语。他们生活在极端的世界里。但是父母已经知道,灰色比黑色和白色要普遍得多。父母要学会承认孩子的抱怨,以此作为孩子抱怨的回应。比如不要说你总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怎么还能带你去玩?而是说你想去哪儿?

孩子迟早会学会把鞋带系上,除非他的同龄人不这么做。不要逼孩子系鞋带,现实的方法是并不依赖于孩子把整洁习惯至于玩耍能力之上。一打便宜的衬衫比十二次关于清洁的说教更利于孩子的精神健康。(最后这点让我意识到为什么好的教育有赖大批中产阶级的诞生)

父母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得到孩子的批准和同意。如果孩子因为父母晚上要出去而哭起来的话,不要去谴责孩子的恐惧,但是也不要服从孩子的愿望,我们的回答应该坚决而亲切:“你希望我能陪你,但是这次我该出去了”。(给孩子创造不危险的独立面对困境的机会)

父母对电视有两种态度:电视占据了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再惹麻烦,这一点,父母喜欢;但是,他们又担心电视节目对孩子有害。电视节目会助长暴力,使感情浅薄,使思维僵化,破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另外,电视占据了孩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时间更多地花在了电视机面前,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在一起。

成长的最好环境是“当一个人的技能完全用于战胜一个刚好能够掌控的挑战时。”对孩子来说,可能意味着写诗,或者写小故事;用黏土雕塑,或者用砖头砌城堡;可能需要和兄弟姐妹演戏,或者和朋友去冒险。成长和满足更容易从专注的努力中获得,而不是不动脑筋地看电视。

对父母来说,只监督儿童媒体节目的质量和性质是不够的,父母可以通过健康的感情关系、快乐的嬉戏和令人满意的业务爱好,为孩子打开学习、交流和贡献之门。

分享父母或者分享爱人会让人非常痛苦。不管父母是平等地惩罚还是平等地夸奖都无法抑制想要得到唯一的爱的欲望。因此妒忌和竞争不可避免地产生。最好的方法是要让孩子能够不受拘束地、公开地表达出苦恼,而不要让他们暗地里郁郁不乐。

妒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己表现出来:不断竞争或者避免所有的竞争;充满进取心或者局外人的温顺;不顾后果的慷慨或者毫不留情的贪婪。

那些希望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父母,结果却是常常生每个孩子的气。孩子并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父母的爱:他们需要被爱得唯一,而不是均一。爱的重点是质量,而不是平等。当我们要和一个孩子待一会儿或者待几个小时时,就要完完全全地和他在一起。(可惜我的国没有机会让我的人生获得这一课。)

孩子渴望得到我们完整的爱,当他们的这种欲望被承认时,他们就会感到安心。当那种欲望被理解,被同情地感激时,他们就会感到安慰。当每一个孩子被唯一地珍视时,孩子就会变得坚强。

孩子最大的恐惧是父母不再爱他并抛弃他。父母永远不要威胁说要抛弃孩子。不管是开玩笑,还是愤怒当中,都不要警告孩子说他或她将被抛弃。当孩子磨磨蹭蹭超出你忍受的限度时,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手拖他走,而不是用话威胁他。

孩子的生活不能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效率是孩子的敌人。就孩子的情感的竞技性而言,效率的代价太高了,它耗尽孩子的才智、阻碍成长、抑制兴趣,可能会造成情感上的彻底崩溃。孩子需要试验、努力的机会,需要在没有催促或者辱骂的情况下学习。(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指望孩子一次做对,在中国太多家长无法忍受孩子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成绩下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比同龄人在某个方面略微落后,而我们的教育制度的选拔又对此火上浇油,我们培养出统计阶级最喜欢的工具,效率奇高却失去自我,像蚂蚁一样勤劳,像蚂蚁一样可怜,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把人培养成工具,不过我们喜欢把这种工具叫精英而已)

孩子(以及成年人)不应该被剥夺痛苦和哀伤的权利。他们应该能够自由地为失去某个深爱的人而感到痛苦。当孩子能够为了生命和爱的终结而哀悼时,他们的人性得到了深化,人格也更加高贵。

有的父母努力保护他们的孩子,不让孩子遭受失去某个他们深爱的人的痛苦和悲伤。如果一条金鱼或者一只乌龟死了,父母赶紧用新的来替代,希望孩子不会发现两者的差异。如果一只猫或狗死了,父母会赶紧给痛苦的孩子买一只更可爱、更昂贵的替代品。孩子们从这些突然失去又迅速替代的早期经验中获得了什么教训呢?他们可能会得出结论,失去所爱不是那么了不得的事情,爱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忠诚也可以很容易地替换。

只有当年轻人感觉到他们可以轻松地接近父母,父母会倾听他们的观点时,而不是大喊大叫、批评,或者驳斥他们所说的话时,他们才会谈论他们对性的关切。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如何教化孩子?只能用人道的方法,要承认过程就是方法,结局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有效和正当。

作者的7个忠告:
1、智慧的起点是聆听。

2、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味,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

3、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4、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不要抨击孩子。

5、赞扬孩子的时候,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你赞赏他们或者他们的努力,那么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

6、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意你现实中无法同意的事情。

7、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

夸人要有技巧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

围墙内外,父母子女

其实就个人看来,技巧是技巧,感情是感情,技巧用得愈多,感情也就越淡薄。一直认为,那种有口无心的好听话,都该是用在外人身上的。试想,倘若连一家人关起门来相处的时候还无法坦诚,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人也活得太累了吧?

就如我和我的母亲相处,她要听好听话,要我从语言上表现出对她的关怀;但是之于我,感觉比起那些并非由衷的,习惯性应付了事的话语,——冬日里默默递上的一杯温热的水,身体不适时小火熬稠的一锅清粥,都更能直白的传递心中的情感。

可能我本身就是个内向型性格的人,不惯于用语言表达,逼迫之下我是会说好听的话的,但也只是如此了。纵然到了现在,那些应付了事的话,我已说成习惯了。但是其中到底有几分真情,大概只有天知晓了。不幸的是,我的母亲却是一种需要人证明她存在感的生物,她倒是没这样对我,但却要求我一定要如此的对她。否则,就是胡搅蛮缠的“你是真不管你妈的死活了”,“巴不得我死啊”的吵闹不休。

而她所谓的对孩子的“爱”,就是明明孩子能在学校吃午餐,多和同学相处,她非得天天自己亲自来接孩子出去吃午饭…孩子该和同学小伙伴一起走上下学,她一路送到了孩子上了离家不过两条小路的初中……

她对孩子的爱,就是明明孩子晚上七点前叫了外卖吃了盒饭,大冬天的在被窝里睡得暖呼呼的,她在外面折腾够了,突发奇想的想要吃饺子,自己吃了不算,还非得在午夜凌晨把孩子弄起来,美其名曰怕孩子饿肚子…因为自己在外地出差住在小旅馆里晚上不敢睡觉,每半个小时一次的打电话给家里,美其名曰怕孩子睡得死掉了……

呵呵,在她抱怨孩子的成绩不好,给她丢脸的时候,她什么时候又顾忌过孩子明天还要上学的问题。

甚至到了现在,她晚上七八点还没到家,明知道她那么大个大活人了不会有事儿的,可还得忍气吞声的给她打电话虚情假意的问她“为什么还没到家”,明明知道她在外面都吃完了回来的,还得假模假样的来上一句“你吃没吃饱,要不要再吃点儿”,明知道她是在那儿心情不爽的没事儿装病发癔症,靠这种行为来逼迫别人的顺从,还得违心的问一句,“都这么难受了,要不上医院看看去吧”凸(艹皿艹)!!!

现在想来,有口无心的好听话说的很多,但真心实意的由衷的行动上的付出已经很久都没有了。反正她既不需要也不关注,我又何必浪费自己那个感情。

知道总是如此的容易,做到总是如此的困难。曾经让孩子如此不幸的你,也曾是个因为父母而不幸的孩子啊,或许,当年的你也咬牙切齿的发过誓,决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和曾经自己一样……但是,当你拿自己的孩子当出气筒的时候,无意中见到镜子里映出自己那张狰狞扭曲的面孔,真的就不觉得触目惊心吗!

为什么,她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那么,你有兴致勃勃的聆听过分享过她的话题么。不是毫不在意的敷衍了事,不是粗暴的草草打断。她不懂得你对她的爱?她自己愿意学的时候你不愿意教,等到你有闲情逸致好为人师了,别人不想学又咋了。究竟,是谁规定了孩子就该对父母低三下四,什么都以父母为准绳,只要父母有需要孩子就得放下一切——

“为什么不愿意说话呢?”“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人需要…”——这是某个电影中的片段,稚弱无力的孤独症小孩,看着自己的父母彼此之间肆意的宣泄着各自的愤怒与不满,却无视了他们的行为对孩子心灵的戕害。记得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眼瞳的刺痛,真的感觉到了那种透过镜头充斥满整个放映厅的无助的悲泣,那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多想拥抱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聆听他,安抚他,给予温柔的关心……

人类的心灵恰如一座冰山,小小的一角显露在外,庞大的部分却隐藏在未知的神秘中。呈现出来的痛苦,无论愤怒、委屈、恐惧抑或是悲伤,或许你从来都不曾知道,它们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创伤是童年时在和父母的关系中,体验到的情感受挫和理想破灭,留在心底的抛弃或背叛;是曾经被拒绝,或压抑的冲动的延伸。在成年人无言的故事背后,往往都潜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会有很强的幼时烙印,在人格的形成中,童年绝对是很重要的,它或许不会参与你这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什么的,但在你的天性、或者说是最本质的那点东西上,影响却是绝对深刻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幼小的孩子就像是新生的树苗,而当家长不能很好的担负起修剪照料的职责时,老师就必须付出双份的关爱。但即使是如此,除非真正将孩子从他的家长身边带离,否则是很难完全阻止,那些被不负责任的成年人带来的坏影响的。

在某些人感到无法理解,本该是值得尊敬的父母,却成为了子女眼中的“祸害”的时候。或许,我们先要明白的是,即: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该天生就爱着你的,哪怕是你的父母子女。伴随着争吵伤害,感情总会被消磨变质,不独男女之情需要维护,亲情亦当如是。哪怕是有着血亲纽带的天然羁绊,亲生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也是会因为感情伤害而磨损,甚而消耗殆尽的。

这是一套值得你常拿出来翻阅,以便提醒自己的佳作。虽然多少感觉,这个译名和内容不太贴切。不过确实是非常好的亲子沟通观念及技巧。

该套装的一二两册都是当当2013教育畅销榜的书,可惜的是,这套书不是那种阶梯式的内容,而是倾向于上学后的大孩子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的内容中包括多孩子家庭的偏爱问题,青春期的安全和性教育问题之类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中讨论的是父母如何与十几岁的孩子相处沟通;《孩子,把你的手给我(3)》讲述的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该是如何交流理解的。

在这套书里我们能够看到,对于弱者的尊重和爱护。最重要的是相互体谅。书里介绍的理念和方法不止适用于与孩子的沟通。心理学角度的技巧,应该说,父母对子女适用,子女对父母也适用。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是完美的,但是每一对父母都是需要学习的。和孩子的沟通真的是一门学问。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类推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大都如此。不一定能很好的运用,但是作为父母,多了解一些技巧和心理总是有价值的。沟通好了,那就好的跟电视剧一样;沟通的不好,那就糟的跟现实一样。

问题是,国内相当数量的父母就不是可以沟通的对象——【没有理解就没有合作】,说的非常好。不过,只要与敌人一开打,再周全的作战计划也没用。曾经过去了的“文化大革命”,毁了一代人,耽误了一代人,余毒不止。好的都当做糟粕被砸碎了,而那些糟粕却被当做了宝贝捡起来奉为圭旨。

这些年遍览家庭教育类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迫切的需要一本书,来帮助我们对付那些丝毫不以自己的腐朽、无知、无理取闹为耻的父母的束缚和戕害。我们需要技巧来对待这些父母。因为当父母把子女视为私有财产的时候,和这些极品讲道理,就是一种笑话!

有些人天生就是不讲理的,你与其浪费那个时间,还不如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肌肉更发达,在他酒醉的殴打下保护自己!尤其是这个国家的倒霉法律既不保护儿童,也不保护妇女的情况下!!!

孩子,是你珍贵的宝物。因为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无条件爱你的,所以有才会有“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的说法。如果你的孩子嫌弃自己家的贫穷,父母不是漂亮人,那和孩子的天性没有任何的关系——事实上,你最该做的应该是立即从自身上找问题!你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这么“虚荣”的样子,你还好意思觉得是孩子自己长歪了?

要知道,所有的人格健全的全人,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才会全面发展。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从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文化知识,考了多少分,而是在于他是否能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有一定生存技能的人。在错误的教育中长大的人,充其量是个外表优秀的样子货。

而那些指望着自己把孩子一扔,他就能自行长成完美的样子的父母,只能说你们想太美了。那根本不科学,就算不说那些要绑着长大的盆栽,连个道边的景观树都要定期修剪,你什么精力都不想浪费在孩子身上,就指望着在你想起来关注下孩子的时候,他能够让你称心如意的长成你要的样子?你确定你看到的是孩子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来讨好大人的面具!

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与师长更重要的是,应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而非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是为了不教育。其实,真正的家庭教育,并不是父母长辈该对孩子实施怎样的超前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的应当是无意识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无意识行为……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想要他勤勉三分,必要自己勤勉十分,想要他坚韧自律,自己先吃苦耐劳,他看着你怎么做,就会照样子去做。

从自己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议论他人,怎样表示欢欣或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对手等等,所有这些都对孩子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做长辈的首先要能够“做到”,才能在每日的朝夕相处中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时刻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小,就认为孩子不懂事,就是好骗,寄望通过漫无边际的随口允诺,和绝无可能达成的欺骗来达到目的。不要以为孩子面对失信时的承受力比你要大,也不要以为孩子受到的伤害比你要小,更不要忘记孩子有样学样,将来他所做的事有可能就是你的翻版!

人的心天生就是偏的,有一些孩子,面对父母的时候也一样不老实不听话,但是他的父母从来不以为忤;反倒是另一些孩子,就算他如何顺从父母,也总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离经叛道——

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打击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懦夫,一个无能的人﹋呵呵,其实也可以理解么,自己就是个渣渣的大人,怎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居然要比自己强呢,否则,他上哪儿去显示自己的威风呐。

本来就对自己没啥信心的人,更希望通过得到别人的肯定来自我肯定,增加信心。别人也不应该吝啬赞美的言辞,当然更不是敷衍对待。而不论是非的赞美,只会养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错误果实。孩子是需要在赞美的浇灌中成长的,像小天使一样,你爱他对他好,他会振翅高飞;而你爱他但对他不好,他的翅膀会变得沉重无法飞翔;你不爱他也对他不好,他会堕落到云端之下,落到泥土里去。

希望天下的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也懂得怎样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幸没有遇到很好的父母,但是至少还可以努力一把,成为自己孩子眼中最棒的爸爸妈妈

读书笔记

南希五岁时,第一次去幼儿园,她的妈妈陪着她,她看着墙上的画,大声问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南希的妈妈感到很尴尬,她不满地看着女儿,赶紧告诉她:”把这些漂亮的画说成难看是很不友好的。”
  一个明白南希问题含义的老师笑着说:”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陋的画。”南希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现在她已经得到了她隐藏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呢?”
  接下来,南希拿起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自以为是地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她的妈妈回答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
  事实上,南希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名字感兴趣,她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给了一个适当的答复:”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它们会坏,就是这样。”
  南希看上去很满意。她面谈的技巧让她得到了必要的信息:这个大人很好,即使画画得难看,即使玩具弄坏了,她也不会马上生气,我不需要害怕,待在这里很安全。南希和她的妈妈挥手告别,走到老师身边,开始了她在幼儿园的第一天。
 大卫:我很生气,事实上,我非常生气。
  父亲:为什么?
  大卫(非常小声):我想你,我从学校回家后,你从来都不在家里。
  父亲: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现在我知道了,你希望从学校回家后我在家里。
  大卫拥抱了一下父亲,然后出去玩了。大卫的父亲知道如何改变儿子的情绪,他并没有说明自己不在家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我要去买东西,如果我不买食物,你吃什么呢?”他也没有问:”你为什么生气?”他采取的做法是承认儿子的情绪和抱怨。

  大多数父母试图说服孩子,想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抱怨很不公平,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们意识不到这种做法没有用,这样做只会导致争论和气愤。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我们被教导说消极的情绪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那么想,我们应该为那样的想法感到羞愧。而新的方法认为只能针对具体的事实下判断,不能对那些想像中的”不好的”、”好的”事实妄加评论。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谴责或表扬,而感受不能、也不应受此对待。对感觉下判断,或者对幻想横加指责,不但妨碍个人自由,也会对精神上的健康造成伤害。
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当孩子打扫了院子之后,说他辛苦了,或者院子看上去多么棒啊,只有这样的评论才是平常的、自然的,而夸他是个多好的人几乎毫无相干,也不适宜。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她可能觉得自己离一个好女儿还差得远呢,配不上这样的称呼。因此,她可能会决定马上减轻自己的负担,用行为不端来坦白,而不是不安地等待曝光自己原来是个骗子。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就像直射的阳光,让人很不舒服,很刺眼。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
  对于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当他们知道允许的行为的边界时,他们会觉得更安全。我们把孩子的行为分成三个不同的领域:

  第一个领域包括我们希望并且认可的行为,在这个领域,我们会很欣然、很和蔼地说”好”。第二个领域包括不认可但是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可以忍受的行为。第三个领域包括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必须制止的行为,包括危害到家庭兴旺和幸福的行为,或者影响到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和家庭经济利益的行为。还包括被法律、道德,或者社会接受度所禁止的行为。
小孩子在处理不被社会接受的欲望时,真的很困难。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努力克服这种欲望。父母可以作出限制来给孩子提供帮助。除了制止危险的行为,限制同时传达给孩子一个无言的信息:你无需太害怕你的欲望,我不会让你走得太远,你是安全的。
 1, 父母承认孩子的愿望,并用简单的话说出来:”你希望今晚能去看电影。”
  2, 父母明确指出对某个具体的行为的限制:”但是我们家的规矩是’不是周末的晚上不能看电影。’”
  3, 父母指出愿望至少能部分实现的途径:”你可以星期五晚上或者星期六晚上去看电影。”
  4, 父母帮助孩子说出一些作出限制时可能导致的不满,然后表示同情:
  “很显然你不喜欢这个规矩。”
  “你希望没有这样的规矩。”
  “你希望规矩是这样的:’每天晚上都能看电影。’”
  “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你肯定会改了这个规矩。”
  并非总是需要这样来说出限制,这样的表达也并非总是切实可行的。有时需要先说出限制,然后再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回应。当孩子要朝妹妹扔石头时,妈妈应该说:”不准朝着她扔!朝树扔!”通过指出树的方向,她可以成功地让孩子改变石头的方向。然后她可以回到孩子的情绪上来,建议一些没有伤害的表达情绪的方式:
  “你可能很生气,以致想朝妹妹扔石头。”
  “你可能气坏了,在你心里,你可能很恨她,但是不应该伤害她。”
  “如果你想扔石头,你可以对着树扔。”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告诉她,或者向她表示,你多么生气。”
  表达限制时,语言不要刺激孩子的自尊。限制的语言越简洁、越客观,孩子越容易接受。”不是周末的晚上不能看电影”比”你知道不是周末的晚上,你不能去看电影”引起的不满要少。”该睡觉了”比”你还小,不该熬夜熬这么晚,上床去”要更容易接受些。”今天看电视到此为止了”比”你今天已经看了够多电视了,关掉电视”好。”不要互相嚷嚷”比”你最好不要再冲他喊了”更容易让孩子服从。
  当限制指出某个物体的功能时,孩子更愿意接受。”椅子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站的”比”不要站在椅子上”效果好。”积木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扔的”比”不要扔积木”好,也比”对不起,我不能让你扔积木,太危险了”效果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目录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最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骗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索引

做“好自己”胜过做“好妈妈”

心里想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呢,觉得这是个一定要八一八的话题。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像忽然打了个逆嗝,呃……这个题目,真够呛。我一直鄙视出版物上的所谓“编著”、不规范的字体、太多花哨的封面,和畅销书风行过后不入流作者疯狂的嫁接、移植、改头换面……就像披着画了别人的皮,还装着别人说话的样子。怎么一转眼,我想写这么个东西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变成了这个样子。

尹建莉老师是我最近的偶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能没娃儿的人不一定看,我却看的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这跟我干的工作其实关系不太大。跟我愿望成为一位不是那么不招待见的妈关系也不太大。起初她N畅销的时候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干这行,看过所谓太多的育儿书籍,通常浏览一本的时间绝不会超过40分钟,放下之后还会常常感叹营养太少。但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真的让我感动。尹建莉老师是为数不多能说到我对一个养育观点没有异议的人。相见恨晚呀。看来我爱装和对畅销书戴有色眼镜的毛病是要改一改了。
更可贵的一点,她绝对是对中国教育不待见的人里为数不多能提出珍贵建设性意见的人。她绝不悲愤,但也绝不圆滑到像某些作者一样以批判搏眼球,却丝毫不作为。她还是一位温情的具有保护欲母亲,绝不会提出让你难堪、让孩子不自在的虽激烈痛快但却充满遗患的做法。

当然,我会觉得尹建莉是幸运的,她的娃儿胚子好。学发展心理学的,永远绕不过nature和nurture(这话貌似我老拿它出来说事儿)这话题,在实践中我也对这两点有所体会。再强大的天赋也经不过胡乱养活的折腾,弄的我们经常捶胸顿足“好好一个孩儿被他爹妈白瞎了”。不过有天赋的孩子是会让教育者最痛快的,当他们遇到合适的教育方式时,就像长开了一样,会忽然“绽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同事遇到这样的孩子就会体会到力挽狂澜的快感。当然,这样的孩子也是折磨人的,他们太聪慧、太有悟性,对教育者本身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而资质一般的孩子再不好好栽培的话,那父母的理想注定是一场空,还会变本加厉地体验到其他折磨。

基因是充满偶然性的,环境也是充满变数的,再天赋过人的父母也会生出不符合期望值的孩子,统计上的回归现象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只有教育,她会一直在那里,给潜能一个充分的空间;而不像对天赋的一次次估计,就像一个女人每次穿新衣服去上班,都会忐忑地想要知道别人的评价。那是一杆无聊的标尺,随时会测量到你心里发毛。

教育是宏观却又细节的,而心理是微观却规律化的。在这些结合实践的日子里,让我相信,自己可以随便唠唠我的一发现:不管你是多么费劲儿、用心地想要做好妈妈,只要你还不是好的自己,一切都会发生严重的折损。哪些方面“不好”的自己会更严重影响到做好妈妈呢?我提取了自己片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不会“带症生活”。小的时候我会觉得我爸爸是完美的,我的小房间是完美的,我有一次写的作文是完美的,我弹的拜厄练习曲是完美的,我跟叔叔一起去郊外烧烤的那个周日是完美的……长大了之后才发现,哪有什么是完美的,所谓的完美,都是小孩子用美好的想象补足了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而已。长大后,工作不可能是完美的、老公不可能是完美的、做的报告不可能是完美的、上的这节课不可能是完美的、最重视的一次旅行不可能是完美的……只是有的大人在长大了之后,没能舍得放下他们强烈的幻想性,在接受了一切不完美的打击之后,却相信自己应该养育出一个完美的孩子。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却要养育一个完美的孩子,很多家长的接受性就变得很低很低。见人不打招呼接受不了,磨蹭一会儿接受不了,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接受不了,早上多赖回儿床接受不了,发发小脾气接受不了,说不出幼儿园学了什么东西接受不了,不愿意表演节目接受不乐,小小年纪不愿意学英语接受不了,安静不下来接受不了,玩了太久玩具接受不了……孩子快要被这样的家长逼疯了,家长却认为,这是我没有更严格地要求他/她“完美”的后果。孩子一定是孩子,绝不是行为刻板完美的机器。如果不会“带症生活”的人,会特别接受不了自己和配偶合作“作品”的生活性和有待发展性。如果给他一只出生不久后就会完美奔跑的非洲羚羊,他还会觉得受用一些。却万万没有想到,很快就能完美奔跑的羚羊,一生都只会奔跑而已,绝不会发展出其他的技能。不通过“犯错”去探索的孩子,要么是爸爸妈妈没有灵魂的木偶,要么是习惯性对一切进行反抗直到失去内心真我判断的“怪羔”。

欺软怕硬。孩子一定是自己生活中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可是很多家长当孩子是最“软”的柿子来捏。如果一个人欺软怕硬,对厉害的人退避三舍不捍卫自己的权利,却拿温和的人耍泼撒气,生了孩子之后其生活会发生一个奇妙的心理重心转移。孩子那么弱小,一定是最好欺负的。家长所有的不满、委屈、气愤,都可以让这个小小的人儿来承载,这桩天底下最不公平的事儿,却被当成最理所当然的事儿持久地被容忍着。我曾经遇到一位妈妈,是外公暴躁脾气的受害者,也经常遇到工作当中不顺心事儿,打骂孩子就成了她重要的宣泄方式,在我看来,孩子出现的所谓“问题”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她却无法容忍。最容易变成消极权威人格的家长,都是那些在生活中不顺遂、做不了主的人。孩子就成了他们滥施权威、弥补自己人生不足的牺牲品。还有一种奇妙的现象,如果这样的家长的孩子是隔代抚养大的,情况很可能就发生了奇妙的逆转。不合适的“隔代亲”会让孩子变得霸道,当这样的孩子回到自己父母的家中之后,父母会多一重“怕硬”的压力,“怕”自己的孩子——怕他哭闹、怕他发脾气,怕他威胁自己……

装。为啥装呢?无非就是怕别人看出自己的不行,或者要装得更被人欣赏,或者是将自己装成某个比较拽的流派。远远近近的有装十三、装B、装清高、装样子……其实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不自信和对自己真实状态的不满意。之所以还用装,就是因为“不是”。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装过,也挺容易被理解的。但是在孩子面前装,是我无法忍受的。让孩子看到虚假的世界?我想没有那个父母是愿意的,但是习惯常常会跳出来。孩子却不知道,父母并不是这个样子,只是他们在装。特别会装的家长,孩子往往不自信,因为父母扮强大,愈发衬出孩子的弱小;父母装不犯错,越发显出孩子犯错的不可饶恕;父母装无辜,越发会给孩子需要独自承担与自己责任不相称的压力……剥夺了孩子看到“真”的机会,却想让他变成一位拥有人人欣赏的价值观的人,不是天方夜谭又是什么?

得理不饶人。我们人人都见过这样的人。宽容是最具震慑力的人格力量,但是有些人偏偏把这力量消蚀掉,重复无数遍自己的正确和别人的错误,以填充自己的虚弱灵魂。这种人会变成唠叨的家长,让孩子在一片无用信息的苦海中挣扎,是对儿童纯净世界审美的最大挑战。在我们7岁以上孩子不喜欢的父母特质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唠叨。不容忍别人的缺点却还可以理解,但不容忍自己孩子正在发展中的“试误”,不仅是愚昧的,而且,简直是一种讽刺,既然中国人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你的生命延续成什么样的“质量”,理应有自己负责,不反思自己却反复数落孩子,天理何在。而得理不饶人与唠叨的习惯,确是板上钉钉一脉相承的。这种人也会变成不尊重孩子的家长,无法听进去孩子的话的家长,天下的道理只在他的一边,孩子永远是弱势而委屈的一个。他将在他的家族中散播这样的恶性循环。一代一代把负担加诸在下一代身上。

爱抱怨。天气不好,塞车,领导不公平,同事小心眼,别人不排队,配偶不体贴自己,婆婆老土又偏心……所有的生活小事都可以成为抱怨的内容与目标,同时,毫无顾忌地抱怨给孩子听,消磨掉孩子对于世界的积极看法,将孩子置身于一片与他为敌的世界当中。世界就是你心中所想,这样的家长破坏的是孩子整个原本充满价值的生活。周末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我的一位同事请他擦掉。因为水比较多,同事也搭了把手帮助了孩子。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出了家门就不会争取别人的支援和帮助,顺便的,我的这位同事对小朋友提了一句,你也可以请别人帮忙。正在旁边的妈妈脱口而出,别人不会帮你的,哪有人管你这事儿啊。同事顿时无语。孩子的小小心灵变得不再信任别人、不与人为善、不再相信世界会给与他积极的回报,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吗?

没好奇心。生活中的一切都足以让我们麻木,降低自己的感受阈限绝对是一种节约生命成本的做法。但是我们知道,节约是不会发财滴,只有开拓才能变成富翁。好奇心对于孩子智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也是同样的道理。经常对孩子说“有啥好看的”、“行了行了”、“问什么问”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后,通常会绝望的发现,孩子不爱学习。好奇心是一切进步和探索的源泉,哪怕是面对不合理的教育也没有关系,孩子成熟的好奇心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明白更多“好东西”需要扒开上面的浮土、杂物才能看到。可是有的大人,好奇心真是磨损的严重。家旁边新修了一条路、小区里草地上小花开了、同事换发型了、地铁站多了一张广告牌、微波炉里转着的食物为什么会啪啪作响……通通无法让他多注意一秒。那么他会对孩子的好奇表现出带有鄙视的不屑,那我们可怜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兴趣的心灵大门,无奈地又关上了一点点。我认为我们家小熊可以当爹,是从那次他在商场的圆形装饰鱼缸前看了足足半小时的清道夫吃死掉的水鹦鹉开始的。而我,也并没有打扰他。

我说的在形式上夸张了,但绝不为过。在生活中的我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具有这样的特质。有的还隐藏的挺深的,一般不易觉察,当有了孩子,拥有了自己生命的这具小小放大镜之后,这些特质很容易跳出来作祟。就像我看到极其明理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非常糊涂一样。要勤修练,做“好自己”真的很重要,尤其在面对迎接新生命这样一个重大命题时。

育人即育己

我从小就对教育孩子感兴趣,即使离做妈的日子遥遥无期,我始终喜欢琢磨以后要怎么教小孩。

25的妈妈对我说,我从小就买作文选给他看,希望他能写好作文,但是没用啊,碰都不碰。

我同事对我说,你生了孩子你就知道了,什么都会担心,现在说的全没用,到时候该怎么宠还是怎么宠。

我从我爸妈的身上感受到,孩子和父母之间是不需要考虑自尊的。什么话都能说,反正彼此爱着这是上天注定的事情。我说说你又怎么了,说都说不得,我生你来干什么。

现在每个孕妇都已经会考虑要补充什么营养,穿防辐射服或是改用保湿而不是美白的护肤品,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想过怎么教育孩子?常年不在家,把孩子丢给父母,别人买的我们就买,老师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考得前五就是好孩子,成绩差的就怪自己命不好。事实上,从教育中将毫无隐藏的表现出我们自己的缺陷,以及我们对于自己缺陷的纵容。如果自己没有欲望变成更好的人,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世界心怀感激,对人事体贴淡然,那么异想天开的希望自己孩子懂事上进、幸福快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在已经有70亿人口的今天,你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延续自己的血脉,更应该承担起不给别人及地球添麻烦的责任。

并不是所有爱都会有好的回报。所以以爱的名义来要挟没什么意思。父母拿我给你的你一辈子也还不清来教育孩子很可笑,也有失公允。要求回报的付出没有错,但功利心必然会被孩子发现。既然你不平衡,既然你事后要索取,那么为什么一开始毫无控制无度的给予呢?就是因为自己的爱刹不住车吗?爱确实有好不好之分。好的爱会让孩子内心更健康和稳定,坏的爱也许也能让他混个不错的大学,但不功利的人生最终的评判标准不应该是他始终爱世界,始终知道自己的价值及热爱知识吗?

这本书的理念是好的,但是很尴尬的是,追捧的人都觉得了解了教育的真谛,自觉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但是对改变自己毫无兴趣。

刚刚和同事聊天时我夸一个认识的小女孩成绩很好,人又漂亮,热爱生活,十二三岁的年纪可以包办年夜饭。她们都说这样多浪费啊,学习那么好以后出来做个家庭主妇有什么意义。我一下没话说了,什么事情都带着目的,学习好最终是为了成为女强人,赚很多的钱,光宗耀祖而不能是因为喜欢知识,自然就学好了。人和人终其一生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再牛B的人和再不济的人都要吃饭睡觉,经历生死,很多人拿再伟大的人不都是要死来自我安慰,其实,过程即奖励,生能达到的高度和幸福感不会因为死亡消散,甚至能坦然接受从容对待一切黑暗来临。人和人有那么大的差别在于心。心的成长在于思考和学习。一切成就的最终竞争力是美,凡事最大的目的可以定义为发现美。学习中有美,生活中有美,和人相处中有美,地球很美,甚至生死循环也很美。这些要依赖教育,更要依赖每个人从现在做起,开始改变。

一句话,育人即育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听得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而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圆圆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和前面几位“要100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不断地关注“名次”,来扰乱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良好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


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出现。


就这件事情中孩子的表现,应该不叫说谎,她只是想隐藏一件事。孩子丢了东西,根本不是你以为的没事人似的,她内心其实很痛苦。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寻找父母帮助解决,可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寻求你们的帮助,宁可以拖延和撒谎来应付?这是因为她没有把父母当作不幸的分担者。孩子这样的反应肯定是出于经验,我可以猜测,在你们以前的生活中,一定是孩子一做错了事,总会遭到批评,是这样吗?


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儿童往往会看得很严重。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感觉来衡量孩子的压力。大人经常随口批评孩子几句,就像说平常话一样,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尽管孩子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事情用不了几天终会露馅,但为了逃避大人训斥,她就能拖几天算几天,这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以后在这个问题上要用“办法”来帮助她,而不是用“批评”来教育她。
我给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比如我女儿圆圆有一次乘出租车把太阳帽摘下来放在旁边座位上,下车忘了拿;又过一段时间和我一起乘出租车,又差点因为同样的原因把新买的一件衣服丢在车上。我们就总结,以后乘出租车,绝不能把东西随手放在座位上,一定要拿在手里,不要嫌麻烦。如果拎了几个袋子,要放在下车的门口,这样就不会丢下东西了。
帮助孩子想一些预防方案比批评有效得多。如果孩子真有一个毛病无法改变,只要问题不是太大,可以随他去。用“理解”和“办法”都解决不了的毛病,用“批评”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从物质贫困年代走来的家长们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质刺激,这是供应短缺时代遗留的观念。
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倍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语,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躁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70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痛,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杨振宁先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越来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现出一路下滑,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表述一种现象时,不能把它绝对化。
如果所有文化或社会范畴中的“规律”都需要像数理定律那样有100%的准确率才可被确认成立,那么所有的社会规律都将不存在,所有的对话都无法进行。世界如此复杂,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

人先通过“给予”,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这是第一步,目的是降低“乐趣”。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然后,老人通过减少支付,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这是第二步。最后,老人进一步减少支付,并且给出一个让他们不能接受的10美分,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踢垃圾桶这件事产生排斥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原本令几个年轻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让他们成为“受害者”。这时再让他们去做,那肯定难了。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反过来可以推导出,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它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人人都说小孩小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写到这里,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教唆复仇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 “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转移注意力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偷快。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诞老人才干真万确地存在;等他长大了,变成了凡人,圣诞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来了。

过分责备铺就代沟
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瘤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经验是为错误帖的标签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是,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

大海的颜色跑哪去了?
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一些家长在孩子背会一些诗后,总是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背诗;还有的家长不断地计较孩子背会多少首,仿佛背诵是为了一个数字;也有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多背些诗对写作文好?
她在小学时,就自己尝试着去写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海边玩,快到海边时,远远望去海水很蓝;当我们走到沙滩上,发现海水是绿色的,因为那天有些海藻;她光脚丫跑进水里,发现脚丫白白的,水根本没有颜色。她就用手捧起水来,对我说了她看到的海水颜色的变化。我说,你发现诗了。回家后,她在我的指导下,写出这些文字:
“我站在远处看去/海是蓝色的/我站在近处看海 海是绿色的/我用手捧起海水,咦,大海的颜色跑哪儿去了?

真正的和孩子一起学习
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你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

有意义的具体学习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 . P , Ausubel )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教孩子学习并不一定需要坐在书桌旁,只要有心,处处能发现教育的机会。比如,最早教孩子从1 数到10 时,如果你只是口头反复念叨这些数字,孩子听到的只是音节,他其实不知道这些音节代表什么,也就不理解这些“1 、2 、3 、4 ”是什么东西。如果在抱着孩子上下楼时,每次都边走边数台阶;打开一盒巧克力时,一定是先数数里面有多少粒然后再吃。总之,凡念叨“1 、2 、3 .”时,总和一个具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就记得更快,并且建立起数的概念。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讲课这个事不适宜经常做,一般是暗暗观察孩子的学习,只有发现哪一段时间她掌握得不太好,才会让她给我讲课。
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当然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巧妙了,能让这项活动自然发生,而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别扭。
当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大有提高时,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进步明显,而且孩子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问题放着等别人来告诉他,比上补习班的效果好多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 … 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 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谢辞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第7章 融会贯通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附 录
20周年纪念版感言
I.是这样,但是……如果……会怎么样?
II.孩子们的“母语”
III.读者来信

殊途同归——试试看用爱孩子的方式去爱大人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而看这本书,没想到拿起来就放不下,很多章节让我非常感动。这本书不光适用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适用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们何曾用对待孩子的耐心去对待其他我们爱的人?

曾经有个很困扰我的问题。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AG跟我聊一会儿,我的心情就能很快平复、恢复自信和快乐心态。可是如果他情绪不好了,我仿佛很难对他有什么作用,往往会让事情更糟,结果就是我们俩一起闷闷不乐很多天。这让我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甚至有一次,AG实在忍不住了,说,我来教你:第一你要认真听我说;你要肯定我的感受,不要简单说不要难过之类的话;等等,等等。尤其是,不能趁机“反攻倒算”,将自己的情绪又反射到我身上。与书中所说的方法如出一辙。

AG从来没有读过类似的书,但他天生似乎就有一种与人沟通的能力。找他倾诉的人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大妈。每个人跟他聊完都很高兴,仿佛有心理治疗的效果。我也曾经问他,秘诀在哪里,他说,其实只是认真的倾听,让人把话说完,就已经好了大半了。

我要做的功课主要是如何抚慰人,看了书才发现,简单说“不要难过”,真是最没用的话;还有我比较着急做评论、提很多问题,这都是在别人倾诉的时候的大忌。还有,逻辑上的解释也是没用的,“幻想解决”反而是专家推荐的一招。现在想想我每次都试图很快提出理性建议,即便对AG这样理性的人,也觉得我太不能共情了。怪不得每次都越抚慰越失败。(尤其是我心情也变糟之后还要他反过来抚慰我。)

马上做实验。AG假装说,唉,我好苦闷。我说,呃,众人皆醉你独醒,当然会很苦闷。AG大惊,半天没说话,终于憋不住扑哧一下笑出来了:你进步还真神速。

书的好处在于富于细节(我真是太喜欢富于细节的书啦!)这样听和那样听,只有细微差别,效果却完全不同。比如很多家长会反馈,这样做了也不管用。那么一定是哪里出了差错。这些都是要练习的,失去耐心的时候也容易忘掉,又变得简单粗暴了。当然,如果能不断试图去做,相信对方,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感觉到那种努力。

不光如此,一个在读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我,读这些书,也能够找到自己何以成为自己的童年往事,梳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从而也能更好的“安放”自己,找到心理的平衡。这两年因为对父母更多了解,我与父母的沟通已经改善了很多,但仍然不尽如人意。每每看这些教育孩子的书,也会回想自己小时候,对照爸爸妈妈都做错了哪些。还好他们也做对了很多!下一次我想试试用对孩子说话般的耐心跟他们说话,并且不怕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想应该会有不同。

如果所有我们爱的人都值得我们像爱自己孩子一样去爱,那么这些细节就值得我去练习。我正打算这么做。

让我们做的更好一些

(一)

中国历来有句古话,叫:黄金棍下出好人。意思是:人的教育主要是靠打,或者是训出来的。

我们这一代,在家调皮或读书不认真,挨打是家常便饭。再上一辈,过去的私塾和学堂里面,老师叫背书,背不上来。或者学生调皮捣乱。老师就拿条子打手板。如果是在家里犯了错,不管多大的人,脱了裤子打屁股,也是常有的事情。

自古天地君亲师,打人的自己都觉得这事是天经地义的:都是为了你好。如果不挨打,怎么能长记性。

挨打的人开始的时候,嘴里还犟着呢:老子就是不服,就是不服。还想申辩两句,结果挨的更多。打得越痛,恨得越深,越久。不过,过不了多久,他就不这么干了:切肤之痛呢,惹不起,躲得起。再犯错,他就思索:怎么才能逃脱。能逃脱最好,实在不行。就咬牙坚持住,也不罗嗦了,打死也不说什么了。反正说了也没用。再后来,他就习惯了。

然后,时间过去。挨打的人长大了,变得成熟,好像过去的所有毛病都消失了。小时候挨打的经历,逐渐在心目中演变出一种难忘的成长经历。

“要是没有父母、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不会有今天。”

然后,大家都认同:“挨打,都是为我们好啊!”

多年之后,很多在挨打中成长的家长,还是会选择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用这种方法镇压比较管用,而且不需要任何道德和心理上的负担。

(二)

对每个人来说,接受惩罚,是人生的必修课。

小孩子的世界是没有规矩的,杂乱的。会让大人抓狂的。而且,小孩从来都是不按规矩办事。也不想被人控制。

而大人的世界是讲求秩序的,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才是合适的。这些对于小孩来说通通不懂,也不感兴趣。

对于大人的任务来说,就是要教育小孩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则。当然,给小孩讲了,如果不听的话,通过皮肉之苦来引导,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经济、实用高效的做法。棍子是建立秩序的有效武器。

处罚是有效的:它一定会让受罚者把某种规则和施教者的偏好联系起来。会使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听话。

虽然,这个做法,根本不考虑小孩的感受。从大人的眼里看,我才不管你是天性,还是为了吸引注意故意捣乱。我才懒得去想你为何会这样去做。难道我不是比你更有经验,更有智慧吗,难道我不可以随时指点你一下吗。我会帮助你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不要对我的解决方法进行质疑。

所以说,对于家长和老师,惩罚学生而言,普遍上都是广有市场的:我是对你好,所以,不管我对你做了什么,你先忍着吧。可能没有用,也不会有太大的坏处。

显然,这可能并不算是一个好的方案,但一定是一个简单的方案,没有太多心理负担的方案。既然那么多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就是做错了,也是容易得到理解和原谅的。

在这样的行为模式下,大多数人都会屈从于一个勉强的方案,而非比较好的方案。因为,在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被教育者是弱势群体。他们就如同孙猴子,脑袋上套了一个紧箍咒,教育者就是唐僧。

被教育者明白了:别跟自己的领导理论。理论是没用的。如果跟领导的看法不一致,也是没用的。领导给你选出的路,就是你的范围。越界是要被处罚的。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结果,多半被用来作为管教的工具,最后变成了剥夺思想的工具,导致对目标的偏离。惩罚变成了一种噤声的工具。

而且,对所有的人带来的是生活中比较典型的负面思维方式。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

什么是负面思维方式?

【1】说“不可能”

有一天,孩子说:长大了,要到火星上去。你立马给他一盆冷水:就凭你,数学才考80分,哼!别做你的春秋大梦了!快去写作业!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否定的词语去表态:

“不可能”

“没希望”

“就凭你……”

【2】指责他人

有家软件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想出了一个方法:给测试人员定了一个指标,每天要测试出多少个bug,检查的数量越多越好。而对开发人员则进行相反的检查。开始的时候,错误很快地被检测出来,大家都相安无事。到了后期,错误越来越少。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矛盾就出来了:把一个小错,放大成多个错误。开发人员是按错误来扣奖金的。大家都急红了眼。两边都是热锅上的蚂蚁。

公司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这样的利用人性弱点的博弈,是值得商榷的。忘记了自己管理目标是什么?如果行动的结果,使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处罚上面,就没有人会去想更好地办法去改进工作的流程。

因为面对处罚,人的天性就是为自己拼命开脱,指责他人。

同样,如果处罚只是为了听话,受教育者只考虑教育者的选择,不会去选择应该可能的最佳选择。

教育是树立人的自信,还是让你感觉自己是个笨蛋?!

【3】猜疑

在不平等的层级中,人跟人缺乏的是耐心和信任的心态。猜疑是潜台词是这样的:凡事都是故意的。

对孩子的粗心,大人们气急败坏: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笨蛋?你是不是故意的?

两个成年人闹别扭,也是这样想:你以前不是对我挺好的吗?怎么现在这样了?你是不是变心了,故意这样的了?

如果你不相信别人,你对人的方式,肯定也是不信任的。彼此彼此。

【4】焦虑和急就

没有控制感的人,就会焦虑。而且很多事情,一旦发生,总是希望马上回到正确的轨道。

唯一遗憾的是,急就的人希望没有过程,或者过程很快。

当天的事情,要当天解决。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当天能解决的。积累下来那么多的东西,当天是解决不了的。

对很多人来说,解决焦虑的方法就是急就,就是强制转换:你不听我的,我就把你修理成听我的。这招对小孩可能管用,因为小孩太弱势了。

但是,大人们相互之间会怎样呢?多半鸡飞蛋打,各奔一方!

(四)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笼罩在一些对我们自己并不有利的选择中:负面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妥协的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前仆后继的习惯方式。

就如同我们可以选择不用棍棒来教育孩子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选择一种正面的思维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1】调节心理预期,主动接受现实结果

孩子粗心是天性,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是的,孩子考试考得差,那说明有问题了,好的,暴露问题是好事。

所有的结果都接受下来:这不是妥协,而是接受现实,马上开始下一步。

人会被最初的情绪所控制,但不要为这种情绪一直左右。因为发泄是容易的,但不是你要的结果。如果拿起棍棒就能解决的话,教育倒成了最简单的事情。

【2】寻找问题或替代方案

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相信受教育者,或需要帮助的人,和他们一起去发现问题,找到一些可以操作的方法,去试验它,验证其有效性。

寻找的过程,就是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这需要善良和勇气。没有人会故意跟自己为难。

【3】延迟你的决定

人和人的冲突是难免的。但是,事实证明,没有人是你的敌人,真正的敌人在于自己:如果只是充满了征服的欲望,那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延迟你的决定,思考别人的立场,或改变一些方法。你可以说服别人,也可能被别人说服。

认为自己不可改变或别人不可改变,往往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要去追求你自己心目中的最完美的答案,而是去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有效的答案。

用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多元化的思维,你的视野和影响会更宽更广。

【4】尊重人的天性

什么是人的天性?就是每个人都会犯错、粗心。做错事。

对人苛责,要有的放矢。如果所有人都犯的错,就是常态。反过来,你就不能要求大家改变,而是你自己去改变思路:去找到一种不让大家出错的方式。

改变自己,总是比改变别人容易的多。

(五)

在我所接触到的很多优秀的教育著作中,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孩子本身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大都是出在教育者本身思维及其行为方式上。

我们看见一个问题,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灭火队员。或者更甚的是:把问题当成了一个炸药包。

如果我们有少许的思索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好的,即便是这样,又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问题到底在哪儿?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我们是否需要外界的帮助。

是的,我们的问题,不是证明老师或家长比孩子更聪明。而是,希望孩子有独立的那一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做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举动。他在天空下,自由地成长。

难道,还有什么目标比这个目标更基本,更实在?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该如何利用生活中每次的负面经历,把这些都经过调节,尽可能转换为正面的经验?

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不用棍棒,或恐吓,也可以引导一个人的成长。其实,这也是我们自己的成长。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中生存或者挣扎。我们就知道,生活的选择不完全是偶然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给了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一部极佳的家庭教育手册,也是一次心智认知之旅:孩子其实有时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曾经的过去。让我们看到需要改进和积极弥补的地方。在那些学校教育不能覆盖到的地方,家长的确需要新的智慧:从这一代开始,让我们把教育中那些粗糙、暴力、迂腐而又于事无补的东西隔断吧!我们可以做的再好一些,更好一些。

学会“听”,善于“说”

当《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在1980年首次出版的时候,谁都不曾预料到,它不仅是最畅销的书之一,而且成为20多年来家长们的“育儿宝典”,销售量超过300万册,同时,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传播。谁也没有想到,经过这么多年,这本书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的作者。在出版第一本书《释放家长 释放孩子》后,她们辗转于美国各地,为家长、教师、学校负责人、医疗机构、青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等一些相关人员和机构举办讲座,分享她们自己使用这些技巧的亲身经历。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许多家长高兴地告诉她们,通过学习她们的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在家庭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但是,更多的家长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期待,就是想看到这样一本书:最好能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示之类的内容,能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学习。

于是有了这本帮助很多家长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好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学这些技巧;给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同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

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在纷繁多样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被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根据书中的每个章节制作了一套六集的系列节目。然而对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来说,最大的惊喜莫过于那些不计其数的家长来信,它们来自美国各地、加拿大,以及全球范围的许多国家,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需要到地图上才能找到它们。

在所有的来信中,多数是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许多读者详细描述了这本书是怎样触动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希望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了解到他们做了哪些改变、哪些技巧对孩子有用、哪些没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父母,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育儿方面,都面对相似的问题,也都在寻找着解决方法。

现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被翻译成了中文,对中国的广大父母以及育儿专家来说是件好事,它使更多的中国父母学会了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必须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无论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家长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都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为大家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作为妈妈,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曾经和其他的父母坐在一起,探讨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努力寻找一种既尊重孩子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来自孩子们的挑战。她们深切地体会到集体的经验非常宝贵,所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还编写了可以自行操作的一系列讲座资料。她们相信如果能为家长们提供一种简单易学、步骤清晰的操作方案,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在一起学习并实践那些技巧,而不需要一个专业的老师去带领他们。

她们的这个“自主”计划果然见效了。家长们自行组织起来,按照她们所提供的讲座资料去操作,结果成功地运作起来了。目前,全球有超过20多万个组织和团体已经使用或者正在使用这套音像讲座资料。

虽然20多年过去了,虽然社会的家庭结构正发生着变化。更多的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继父继母的现象出现,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非传统型家庭、双职工父母、被送到托儿所的孩子们。但是,在这个更复杂、更困难、生活节奏更快的社会中,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所提倡的沟通方法依然适用,甚至比过去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因为不管哪种类型的家庭,今天的父母都比以往任何时期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工作中,他们必须强迫自己一天干两天的活,在家里,他们又要努力满足家人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家长们还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新的消费理念、色情电视节目、网上交友、暴力游戏、凶杀电影。所有这一切,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父母比以往更感到恐慌和困惑。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有些问题单凭沟通技巧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相信这本书会为父母们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用明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设立界限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技巧来维系亲情,面对外部的负面影响,让父母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长。每一门艺术或者科学都有它自己的工具书,为什么不能有一本书告诉家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呢?

读书笔记

【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行动指南

  1. 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
  2. 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3. 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
    “那一定令人感到很沮丧!”
  4. 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我真希望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做香蕉船!”
    补充描述
    【2. 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不要过多提问与建议:如果我们一味地向孩子发问、指责或发表建议,孩子就无法清楚地、富有建设性地进行思考。
    简单的“噢”,“嗯”,“我知道了”其实非常管用。这样的词语伴以关心的态度会引导孩子去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有可能进一步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3. 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
    当孩子听到可以描述他内心感受的词语时,他会深感欣慰,因为有人认可了他的内心感受。
    【4. 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当孩子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我们通常做出逻辑性的解释。但往往我们越解释他们越反抗。
    有时,仅仅有人理解你多么想要某件东西,就会使现实变得更容易接受。
    当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可以拿张纸出来,然后写下来。

【二、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
结合案例:当你走进卧室,发现孩子洗完澡后把湿毛巾扔在了你的床上。
心动指南

  1. 描述。把你看到的事或问题描述出来。
    “湿毛巾放到床上了。”,语句中不要加上你
  2. 给孩子提供信息
    “毛巾把我的床单都弄湿了。”
  3. 用一个词表达
    “毛巾”
  4. 说出你的感受
    “我可不想睡湿床”
  5. 使用字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架上让我晾干。多谢
    -你的毛巾
    幽默:模仿机器人的声音“这-是-RC3C,如-果-有-谁-XXXX,将-被-赶-出-地-球。请-立-即-执-行。”
    案例:不要接二连三地提醒孩子某件事。去问问孩子,看他有没有听见你说的话
    母亲:billy,我们5分钟后出发
    比利:没反应
    母亲:请你告诉我我刚才说了什么?
    比利:你说我们5分钟后出发。
    母亲:好的,既然你知道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案例:让孩子做某件事时,总是不去做
    父:草坪已经两个星期没剪了,我希望你今天把它剪好。
    子:好的,爸爸,我一会就去
    父:我想知道你具体准备什么时候干
    子:等这个节目一完我就干
    父:什么时候完?
    子:一小时后吧
    父:好。那我知道了,一小时后你去剪草坪。谢谢。
    【2】
    “叫外号会伤害感情的”
    请不要给孩子他们已经知道了的信息。
    【3】
    不要用孩子的名字做提醒。
    【4.】
    “你们现在最好别理我。我现在心里很烦,这和你们没有关系。”
    “现在我的耐心像西瓜那么大”,“现在我的耐心像橘子那么大”,“现在我的耐心只有豆粒那么大。我想我们最好趁它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赶快收兵。”
    感情受到尊重的孩子通常也会尊重大人的感情。
    “这使我很生气”
    “那有怎么样?谁在乎?”
    “我在乎,我在乎我的感受,也在乎你的感受。我希望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有爱的家庭。”
    【5】
    字条不会提高嗓门
    不管什么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自信的甘露。
    我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他们与我们的努力配合,发自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发自他们对我们的关心。
    我们的目的是倡导一种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学会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交谈—不仅在现在,更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而最终在他们长大,成为我们的大朋友之后!

【三、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惩罚】
行动指南:取代惩罚的方法

  1. 想出一个点子来让孩子帮忙
  2. 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不进行人格攻击)
    “我很生气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淋雨生锈”
  3. 阐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你用完我的工具马上还回来”
  4. 给孩子指出补救的方法
    “这把锯现在需要磨一磨了”
  5. 让孩子做出选择
    “你要么用完后放好,要么失去使用的权利。你来决定”
  6. 采取行动
    孩子:工具箱为什么锁上了?
    父亲:你说为什么?
  7. 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
    “有什么办法能保证你需要时可以用我的工具,而当我需要用时我的工具又一定会放在原处?”
    行动指南: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 谈谈孩子的感受与需要(我在想你一定觉得…….)
    第二步 谈谈你的感受与需要(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是…….)
    第三步 与孩子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 把所有的注意都写下来—不加褒奖
    第五步 决定哪些建议你喜欢,哪些建议你不喜欢,哪些建议你决定要开始执行
    案例:2个小孩,沙发上放了垃圾
    不要问“谁干的”,越逼问,孩子们越会大声地表明他们的无辜。
    “看到沙发上有食物令我非常气愤!橘子皮把沙发染上颜色了怎么办?”
    “我并不想知道是谁干的,我不想就过去的事来责怪任何人。我感兴趣的是将来的改进!”
    “好吧,现在你们两个一起去把沙发清理干净。”
    不责怪,不惩罚,这样孩子才得以专注于承担责任,而不是专注于进行复仇。
    案例:批评过后还犯错误
    “道歉意味着改变行为”
    “道歉意味着做出改变”
    “我很高兴听到你的道歉。道歉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问问自己要如何补救”
    惩罚把“罪行”抵消了。孩子会觉得既然他已经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那么他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干坏事了。
    关键是尊重-对孩子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及对无限可能性的尊重。当两个怀有良好意愿的人同心协力时,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Q:方法过段时间没有了
    A:人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再调整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最要的是他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答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Q:若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和你一起解决问题,该怎么办?
    A:可以用字条的方法
    一旦孩子们掌握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还更有可能有效的解决他们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分歧。父母不必再介入他们之间的纠纷。父母只需要重申一下面临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踢回给问题的制造者-孩子。
    “孩子们,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两个能够把智慧集中起来,共同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四、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呢?答案是要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允许孩子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努力,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所有这些是为了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能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和信心与我们分开
行动指南:帮助孩子独立自主的方法

  1.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你今天是想穿灰裤子呢,还是想穿红裤子?”
  2. 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瓶盖有时很难打开。用汤匙在盖子边上撬一撬也许会有帮助。”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很高兴见到你,欢迎你回来。”
  4. 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趣,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5. 鼓励孩子在家庭之外寻找帮助
    “也许宠物店的老板会有些好建议。”
  6. 不要扼杀希望
    “你想去试演那个角色!多么难得的经历!”
    【2】
    尊重孩子的努力会增加孩子的勇气,鼓舞他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我们以前曾以为,告诉孩子某件事“试试看,不难”是在鼓励孩子去大胆尝试。但其实是在帮倒忙。如果他成功了,本来就“不难”,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成就感;如果失败了,那么他会感到自己连“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做不好。
    要换做说“这挺不容易的”
    “把拉链一直推到底再往上拉,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XXXX,可能会XXXX”,用这种表述,即使不成功,孩子也不会有什么挫折感。
    【3】太多问题可能会使人觉得隐私权受到了侵犯,孩子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4】
    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应该给他个机会,让他自己先探索一下答案
    “你在考虑这个问题”
    “是啊,人为什么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你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哲学家们已经问了几个世纪了。”
    不要操之过急,探索答案的过程与答案本书同样宝贵。
    【5】
    当他需要时,这个世界会伸出援助之手。
    【其他方法】
    ◆尊重孩子的身体
    ◆不要干涉孩子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不管孩子多小,都不要当面谈论孩子
    ◆让孩子自己回答问题
    “约翰喜欢上学吗?”
    “约翰可以回答你,只有他才知道。”
    ◆尊重孩子“迟到的”勇气
    不要强迫、催促或羞辱孩子。
    “总有一天,你会学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用厕所的”
    “我不担心,等你准备好了,你就会下水的”
    “等你决定了,你就不会再吃手指头了。”

【五、如何夸奖孩子】
有益的夸奖要包括两部分:

  1. 大人以赞赏的口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或所感受到的
  2. 听到大人的描述之后,孩子便能自己夸奖自己
    “我看到你画了圆圈,圆圈,圆圈。。。。曲线,曲线,曲线。。。。点,点,点,点。。。。然后是一划,有一划!”
    “是的”
    “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
    “因为我是个艺术家。”
    【描述性夸奖和自尊】
    不要评价,要描述你的所见与感受
    描述你所看见的事情
    “地板很干净,床也很平整,书都整齐地摆在书架上了。”
    描述你的感受
    “走进这个屋子让人感到很舒服”
    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
    “你把铅笔、蜡笔、钢笔都分门别类地装在文具盒里了,这就叫管理才能。”
    我们描述,孩子夸奖自己,这会帮助孩子更加自知,更加珍惜他们自己的长处。
    还有一种夸奖孩子的方法,同样也是描述孩子的成就。区别在于描述之外,再加上一两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
    例如:
    “你已经花了一个多小时来背这些单词,这叫持之以恒”
    “你看到该浇花了,就主动去浇,这就是主动性”
    通过这个词告诉我们的年轻人一些连他自己也许还不知道的事情—通过这个词给他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这种夸奖方式要求我们真正地去观察,真正地去倾听,真正地去注意,然后大声地把你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说出来。
    是啊,人们也许会想,一个如此简单的过程怎么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但不管怎样,日复一日,我们的孩子从我们的细小描述中发现了他们的长处所在:一个孩子发现了他可以把一个杂乱无章的物资变得井井有条,他可以做出一个既有用又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礼物,他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他又能力做到守时、意志坚定、积极主动、灵活机动。所有这些都加入了孩子的情感存储系统,并将伴随孩子一生。
    大部分家长都是快于批评,慢于表扬。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把这个次序掉转过来。孩子的自尊心太宝贵了,我们不能顺其自然或把这个责任留给陌生人。
    外面的世界不会急于前来为你献上赞美。
    【注意点】
  3. 夸奖不要牵扯到过去的弱点或错误。
    “你终于把那段曲子弹得像样了。”
    “我很喜欢你在那段音乐的开头保持了强有力的韵律。”
  4. 如果孩子终于做了他早该做的事情,如何表扬?
    “今天我玩的特别愉快”,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原因
  5. 在夸奖孩子时,不要说“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会让人感觉谈话的重心以从孩子的成就转移到你的骄傲上去了。
  6. 不要说“我早就知道你一定能赢”
    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在为他自己的神机妙算而得意,而不是在为孩子的成就而欢欣。

【六、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有时候,别人的一个字、一个脸色、一张语气,就足以让你感受到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是把自己看做一个反应迟钝、令人厌烦的人呢,还是一个可爱的、有能力的人呢?你父母对你的看法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传达到你这里。
这几秒钟再乘上父母与孩子的之间每日接触的数个小时,父母的看法对年轻人的巨大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孩子对自己的感受,还有孩子的行为。

【行动指南:解放孩子的六种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这么忙你还记得去失物招领处找你的手套,真有责任心”
“david,虽然你很像呆在家里跟朋友玩儿,但你还是同意陪妈妈去姥姥家。你这种‘让步’让妈妈很感动。”
2、 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莎莉,用螺丝刀去把那个抽屉把手修一修,好吗?”
“全家每个人都想去各自喜欢的餐馆。David,也许你有办法打破这个僵局。”
3、 让孩子旁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虽然打针时很疼,但他伸着胳膊一动不动。”
“孩子他爸,今天早上我和david达成了个协议。他不愿意穿雨靴,而我不愿他湿着脚坐在教室里。最后他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4、 为孩子树立榜样。你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自己就要先做出来给孩子看。
“输了真没劲,但我要输得起。祝贺你”
“我太失望了,我今晚非常想去看那个电影,但你爸爸提醒说我们说好了去看篮球赛。。。。好吧,我想我可以下周再去看那个电影”
5、 与孩子共同回忆他的突出示例
“我记得那次。。。。”
6、 如果孩子按老样子行事,阐述你的感受与期望。
“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虽然你心里不好受,但我希望你要输得起。”
“儿子,虽然你的思维可能已经飞到了白云里,但你的双脚要扎根在地上。”—一个既有理想,又能面对现实的梦想者
“艾琳,我一点儿都不担心你,你基本上是自我完善的。”
“连独轮车都能骑的女孩学法语一定没问题。”
你在读这本书,这本身已经很了不起了。要吸收很多新原则,要实践许多新技巧,要学习新习惯,玩却就习惯。有那么多东西要清理和消化,有时不免会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所以,让我们最后再看看这种沟通方式的宗旨是什么。
我们想找到一种亲子之道,不仅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感到骄傲,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所爱的人对自己感到自豪。
我们想找到一种生活场景,没有指责,没有反击。
我们想找到一种沟通方法,让大家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
我们想找到一种沟通方式,既可以表达自己的烦恼与烦恼,又不会伤害到别人。
我们想找到一种沟通方法,既能尊重孩子的需要,又能尊重我们自己的需要。
我们想找到一种沟通方法,使我们的孩子既有爱心又有责任感。
我们想打破那种世代传承的无益的谈话方式,为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新的楷模—-一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终生的新的沟通方式。我们的孩子可以以这种新的方式与朋友沟通,与同事沟通,与父母沟通,与配偶沟通,最后,终于有一天,与他们自己的孩子沟通。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2011.12.14.

  1.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 安静专心地倾听。
    (2)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恩……原来是这样】
    (3) 说出他们的感受。【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
  1. 鼓励孩子们与我们合作
    (1)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 提示。【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毛巾!】
    (4) 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 写便条。【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毛巾。】

  2. 代替惩罚的方法
    (1)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 表明你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借走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 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自己的失误。【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锈蹭掉。】
    (4) 提供选择。【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 采取行动。【锁工具箱】
    (6) 解决问题。【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又能让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

  3. 鼓励孩子独立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今天穿灰裤子还是红裤子?】
    (2) 尊重孩子的努力。【瓶子不容易打开。有时候,用勺子撬开一边可能会有用。】
    (3) 不问太多问题。【回来了!】
    (4)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我觉得可以去问问水族店老板。】
    (6)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你想试试主角,这会是不错的经历。】

  4. 赞赏孩子的方法—用描述代替评论
    (1) 描述你所看见的。【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2) 描述你的感受。【走进这间屋子,感觉很舒服。】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你把笔都分类,彩笔、钢笔都放在不同的盒子里。这就叫做有条理。】

  5.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你从3岁开始玩这个玩具,现在看起来还和新的一样。】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你能用改锥把抽屉的把手弄紧吗?】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虽然打针的时候很痛,但他还是一直举着胳膊。】
    (4) 以身作则。【输了是不好受,但我还是要输得起,祝贺你。】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我记得你……】
    (6) 当孩子又按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很难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大度些。】

让孩子心悦诚服

目录

推荐序 教育贵在精准
前言 等花盛开,看树长大

第一章 轻轻松松让孩子长大
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管理自己的念头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
学会尊重学会爱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
请别说无可救药(上)
请别说无可救药(中)
请别说无可救药(下)

第二章 无条件地爱孩子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不为没教过的事情责备孩子
孩子不会自动符合我们的期望
孩子如何与社会规则接轨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
小孩儿都是行动派
等主动性自然浮现
懂得“自夸”,远离炫耀
被尊重的孩子胆更大
孩子“偷钱”怎么办

第三章 这样沟通更有效
认真说话,认真听话
如何“引”,“导”向哪里
理解孩子的“后台”运作
多请求,少命令
让孩子完整表达
分层设立目标
做沟通的好榜样
用感觉理解感觉
重视每次亲子互动
温言暖语感人心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解决路径
冷处理≠不处理
把争吵化作“笔录”
最突出的,未必是最重要的
守住亲子间的公平
在冲突中寻找转机
小纷争,大学问
化解孩子的自卑
怎能不分青红皂
调停父子纷争
突发事件的解决路径

第五章 高效地学习
如何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
错误一定要指出来吗
又快又好怎么可能
作业,要怎么检查
分数不重要吗
学与用的结合
粗心不可怕
怎样复习更有效
放手是个技术活儿(上)
放手是个技术活儿(下)
后记 “拼娘”时代

我要努力,让我的孩子将来可以选择

看完这本杨杰老师的《让孩子心悦诚服》。
我们几个女同事很晚都没有回家,在一起讨论:成长与教育,家庭与命运。
本书作者不愧是教育中的——实力派与实战派。
她一眼就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例如有的家长在外人看来,看似不管教孩子,但人家私下用的心不少。
而且关于究竟该如何正确的教育,书中的方法实用、精准。
家长会沟通,孩子才会听。
家长懂得多,孩子不受苦。
自己小时候受的委屈真不少,当然,内心知道父母不容易,但是内心总有遗憾。
每个人各有遗憾。
因为大多数的父母,还没有学习如何做父母,就已经开始做父母了~
我们应该尽早学习,不要让自己的后代有伤。
我们懂得越多,孩子的世界就越幸福~~
约翰.亚当斯的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我必须修习政治学与战争学,我们的后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习数学、哲学;我们的后代必须修习数学、哲学、地理学、博物学、造船学、航海学、商学及农学,以让他们的后代得以在科学之上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刻、绣织和瓷艺。”
最后,还是真诚地推荐本书~你一定会有沉思和收获~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自己修养的书。

孩子是一面镜子,纯净透明,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毫无处理地反射在脸上。“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边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孩子是一根教鞭,如果说我们可以逃避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而孩子的到来,则让我们无处可躲,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鞭策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让我们的生命走向开阔。

那么孩子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自省。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参与的结果。所以遇到孩子一些不好的表现,父母首先应该反躬自省,而不是责怪孩子。父母要时刻自省自己的行为,要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通常孩子会按照父母做的做,而不会按照父母说的做。如果父母知行分裂,讲再多的道理,结果都是零。

其次是克制。
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孩子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父母更容易使用“控制他人”的方法来处理不容易的事情。父母要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念头,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适当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第三是尊重。
亲子之间之所以起冲突,往往是因为父母利用特权,无限缩小自己的错误,无限放大孩子的错误。但这种“滥用权力”往往亲子关系走向极端,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选择权利,哪怕只是小孩。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自律,要时刻的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没有无限的权力。我们要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回到平等的位置与孩子对话,允许孩子讲出不同的意见,并具有包容的气度和胸襟。

如果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成长的机会,那么孩子让我们实现二次成长,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弥补童年时候留下的一些缺陷,与孩子一起成长,所谓的育儿即育己。

天使在人间——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每次生气前都要告诉自己,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正向思维,只是我看不懂。

这本书很细致耐心的告诉我们,孩子世界的多彩和脆弱,身为家长的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长大,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完善我的思维不要轻易的摧毁那敏感而快乐宝贝的笑容,让他们慢慢的长大(其实这才是捷径,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她自信,让她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

此书还需多加阅读,慢慢用于实践。



书摘
让孩子心悦诚服 (杨杰)

1、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
2、父母的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快乐成长。
3、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然就需要一个安定的心理环境。
4、教育需要一颗安定的心,否则,孩子就会成为被焦虑情绪迫害的重灾区。
5、孩子能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生命的喜悦感,喜悦感也是判断亲子关系质量的一个快捷线索

6、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

7、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当我相信这个判断时,我有什么反应? 没有这个念头,我会怎样呢?

8、遇到特别生气的事情,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情,3年之后你还能想起来吗?那时候你还会生气吗?
9、理清思路!
因此处理情绪的工作需要天天进行。这并不是勉为其难的“作业”,而是疼惜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把每晚的梳理工作变为随时的追踪和记录。我的书桌上总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负面念头,随时思考并把感悟记录下来。
10、当发脾气在所难免的时候,请把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如何做呢?简单地说就是定好目标,划定界限。不要“即兴”地发脾气,而要确定一个理智的目标,并且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干净地争吵”,绝对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这样可以把发脾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11、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12、说得多,不代表效果好;说得少,效果却更好,这便是“少即是多”的道理。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我非常关注效果,一旦产生无效的互动,我会立刻反思,并寻找新的策略。

13、首先是家长的自律,其次是教育方法落实的精准性。
14、温和对人,坚定对事。
15、回答不了的“为什么”先记录下来,并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做成一个储蓄“为什么”的银行,这是最好的教科书。
16、发展能力是更核心的目标。能力的发展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的。

我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但誓死捍卫你提要求的权利!

17、挫折商”(简称AQ)的概念,从四个方面考察人的挫折商:控制、归因、延伸、忍耐。简单地说,挫折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会主动承担责任,并相信自己可以设法化解挫折;将挫折的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无限蔓延;懂得在逆境中坚持。

18、亲子关系的增温,说难就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转机随处可见,关键是要善于捕捉。
19、沉默本身便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它的潜台词是:我相信你能做好,我愿意给你战胜自我的空间。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忍耐和期待,他会主动改变自己。当然,前提是我们保持平静的状态。如果我们急躁焦虑,这个态度本身就包含着对孩子的不满和不信任,孩子内心的情绪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要么反抗,要么防御。
20、我们不妨信任孩子内心的积极力量,付出足够的等待,等孩子的主动性自然浮现。这个等待的过程给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21、这些人都善于捕捉当下的积极体验。

22、如果孩子能坚持价值平等的原则,肯定自己的价值,也认可他人的价值,便不会去贬低他人。
23、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同时也要学会坦然拒绝孩子。
24、通常孩子会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习得一个模式,并且会带着这个模式周游世界。我们对孩子好,世界便对孩子好,这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也是亲人能给予孩子的

25、特权,让渡说一不二的权力,放弃“威胁——奖赏”的模式。父母要学会自律,学会倾听,尊重孩子表达的权利,认真回应孩子的要求。

26、不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给零用钱
27、理财教育,不妨从管理零用钱开始。 许多孩子的零用钱基本都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
28、通常都不是因为要求本身,而是我们提要求的态度和语气。
29、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想起电视和游戏啊,想玩的时候你咋办呢?做完作业是不是特轻松,而是先做了作业,真不容易

30、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改变上,至于日后怎样,需要孩子作出选择,不需要我们操心。
31、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要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32、请求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捷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顺毛驴”,我们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他们才愿意发自内心地接受请求,每当这时候,他们做得往往比我们期望得还要好
频繁的命令,最终会通往唠叨!很显然,频繁的命令会引起孩子的对抗。

33、这样核实一下,后面的沟通往往会非常顺利,哪怕我们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他也在这个协商的过程中得到了尊重。
34、放下期待,同时要分层设立目标
最低目标是只做一点儿;中等目标是做完了,但质量不高;最好的目标是全部完成,而且质量上乘
这样分层设定目标的过程,更多地是针对我们自己展开工作,调整我们的认识,印证我们的判断,以及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

35、我说了我的思路: 首先,假设你听到这个情况后,来到他的房间,先用平和的态度问清东东的愿望:“东东,你不想去喝早茶,想去吃麦当劳,对不对?” 第二步,告诉他:“今天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不过,你必须好好地和爸爸说。” 第三步,孩子恳求爸爸之后,还可以追问孩子:“今天,你想吃麦当劳,爸爸想喝早茶,结果,爸爸满足了你的愿望,跟着你吃麦当劳了。下次,你愿意跟着爸爸去喝一次早茶吗?”
我不想……我想……请求您……”

我让孩子直接学习怎样做,让他们通过做的过程自己揣摩其中的道理。
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把我们认同的道理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算我们不多说什么,孩子也能很快学会

东东,你不去,我感觉……你去了,我感觉……所以非常希望你能一起去

36、在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中,孩子很少问“真的吗”,孩子确信父母的承诺,不会去核对真假。

37、就需要判断一下,怎样防止孩子跑丢,孩子弄坏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如果孩子要买零食玩具是否应该答应……假设这些细节都考虑清楚了,逛超市的过程便会很从容。如果之前没有考虑,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我们就会手忙脚乱并责怪孩子“不懂事”。

38、不妨把“为什么”换成“怎样”——怎样做就不会弄坏东西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怎样避免错误的发生……
这件事情与读英语无关!你想不想要口香糖?想的话,为骂人的事情向我道歉,穿好溜冰鞋,我们下楼去买!”
事情处理一半就把孩子扔下,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无足轻重,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会产生强烈的愤怒,这也是孩子后来连声骂“混蛋”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冷处理≠不处理,及时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置之不理,这是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39、首先是能把倾听与评判清晰地分开
其次,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再次,对孩子来说,这是培养客观性与条理性的好契机。孩子的思维更具主观性,不易看到事情的原貌

40、我建议妈妈说三句话:“如果你不会开,直接告诉我就行了,我来开。这件事情,没必要纠缠于应不应该。用不着发脾气。
这件事情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会”。

孩子做错了,我们有责任指出来,关键是我们指出错误的方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不会,学会就是了。一遍不行就学一百遍呗!
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遇到不会的事情,直接问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值得赞扬和欣赏的好习惯

41、与孩子相处,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要有全局观念,抓住主要问题,而不是被最突出的细节所牵绊,陷入次要问题的泥潭。
我建议妈妈第二天这样对孩子说: “儿子,昨天没有及时通知老师,是妈妈没做好。 “你虽然不愿意,但是回来立刻就开始上课,连饭都没吃,说明你很懂事,妈妈心里也很过意不去。 “上课中间你不想上了,趴在桌上不理老师,后来又回房间不出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看老师大老远过来还等了你那么久,浪费了老师那么多时间。你中断学习,老师心里该多难过呀!不过妈妈发现你后来就很平静了,估计你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玩电脑时间,既然每周都有,我想一下,还是补给你吧,40分钟。 “不过妈妈也希望下次上课的时候,你给老师道个歉。”

遇到突发事件,首先找积极因素,这非常关键

42、消除自卑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肯接纳,只想着改变。
儿子,那么漂亮的花盆打碎了真可惜,爸爸要是再小心一点儿就好了。打碎了花盆,的确是因为爸爸的疏忽。不过爸爸辛辛苦苦地帮你,你这样埋怨他,他也很难过吧?如果是你自己往回搬,说不定也有疏忽的时候呢!既然你和花店的老板很熟悉,就再打电话问问,看老板能不能再换一个花盆吧!

43、遭遇突发事件时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
接纳现实,设法解决问题,分割责任,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其实最难做到的是接纳现实。
其次,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再次,在疲倦之前休息。其实心不在焉只是一个信号,它在提示我们,可能是孩子遇到了困难,也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
你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也是可以的,不过,妈妈还知道一种更快的办法,你愿意试试吗
“你好。你找谁呀?你等一下,我去叫他。”

44、我们不妨换一副“眼镜”去发现孩子的进步。筛选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孩子的努力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他就更愿意去重复这种行为。在不断的重复当中,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哪怕是成年人也喜欢在成功中学习并保持成功的状态,孩子更是如此。
我总结出一个小小的心得:要把工夫用在平时,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用语言、表情、眼神来回应他们。发现错误并不急着说,而是等一等,等到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态度愉悦地肯定一下,孩子的积极行为便把错误覆盖掉了。遇到非说不可的错误,我尽量用建设性的方式指出来,而且格外注意语气的柔和,以此来化解孩子的尴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改错方式

45、无条件积极关注,强调了对孩子的接纳。
46、我们不要想当然地去指挥孩子,不要过度追求细枝末节的完美而给孩子增沉重的负担。
第一,全局扫描。主要是看有没有忽略的或者漏掉的题目。
第二,重点检查。主要是重点注意没把握的题目,这样的地方倒是不妨再花一点儿时间,甚至重新做一遍。
对于孩子的作业,我们没必要为他负责,但有监督的权利。

我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最低限度介入。第二,介入之前先想好如何退出。

分数是重要的!关键是我们重视的到底是具体的数字,还是重视分数背后隐藏的信息?

47、我发现,如果我们总是默默地关注孩子,孩子很快便会觉察到,并且,父母与孩子彼此之间会有一种无言的默契。任何人都希望得到正面关注,孩子也不例外。那种包容、关切的目光,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灵按摩。

48、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关注,就是最好的支持。当然,还要少说为佳,如果边观察边唠叨,观察就变成了挑剔。

49、越过分数,关注具体的问题并进行全面的总结。挖掘分数背后隐藏的信息,分析试卷,绝对是一种能力。
我们对待分数时,最应该重视与挖掘培养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学习”这件事本身的乐趣,以及他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对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热情与信心。

如果让孩子带着使命感做事,无论是作业还是别的什么任务,他的行动才会是自发的,收获也是全方位的,感受是愉快的。

“这个出题的人真狡猾,挖了个坑儿等着你,下次咱们提高警惕,不上他的当,让他失算!”

50、孩子依然容易犯错,这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因为熟练程度不够,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还需要不断练习。 孩子频繁犯错还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每次犯错的时候,家长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责备孩子,而不是改正错误上

父母需要做的事:
51、遇到问题,就找一些书来读,改变自己,改变策略,随机应变,争取随时和她分享快乐,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我也常常读一些控制情绪和与孩子交流方面的书,不停地摸索。

52、把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同等对待,这是我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

53、至于要如何放手,我们心中必须储备一个具体的方案,这个方案至少应该包括: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可能遇到怎样的突发情况?我们要怎样自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放

54、自己把事情都想明白了,绝对不把孩子当试验品。然后,知道哪些该管,哪些不用管。该管的事情,究竟管到什么程度。所以这样的教育有的放矢,能精准达成目标

55、改变自己,是最有把握和最安全的尝试。

56、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只是促使孩子成才的一部分因素。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读书笔记

过了几天我问家里人,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变化——眼神的定焦能力增强了,总是亮亮的,喜欢谁就不断追踪那个人,并且表情也更丰富,笑得更灿烂了。
感悟:
多和孩子进行眼神、表情的交流,即便会说话了,可以用语言了,眼神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
  
我非常珍惜小孩子对我的好。在我看来,小孩子非常慷慨,他们对一个人好,总是会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这一点没有几个成年人能做到。正因为如此,这种高纯度的友谊才显得弥足珍贵。为了不辜负这份诚意,我们耐心陪他们玩一玩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常常强调对孩子的情感滋养,其实,所谓滋养,就体现在每一个互动环节中。游戏只是一种媒介,我们通过游戏传递善意、温情、关注、疼爱,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也回馈爱。我们并不只是单纯地付出,同时也得到回报,被孩子所滋养。
感悟:
确实是,我家姑娘明显喜欢和我玩,应该就和我能耐心地、兴致勃勃地陪她玩儿有关,她有什么新玩法一般也会先用到我身上。
  
跟小侄女玩耍,我也有了另外一层领悟:假设我们在一个孩子几个月大小的时候,就非常重视与他的相处,不因为他是小不点就轻视他,不糊弄他,就算他们要求很多也认真对待,倾听他的心愿,把他当作成人一样尊重。孩子从父母和亲人那里得到了爱与尊重,收获了关注与理解,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建立一个牢固的观念:我值得被爱,父母和亲人是真的为我好!那么,等他长大一点儿,教育工作就变得很容易,因为他总是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我们的行为,他会欣然接纳我们的建议。相反,如果与孩子的互动工作从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做好,那么,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建立另外的观念:大人都很可恶,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们,总是嘲笑我们,和我们对着干。当孩子把我们放在了敌对的位置,很简单的沟通也会成为冲突的起点。因为孩子根本不信任我们,他们会从负面理解我们的用意。这时候,说多少遍“我是为你好”都没有意义。   我坚信,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如果我们希望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不能偷懒、不能任性,要重视每一次亲子互动。教育所有的秘密,都藏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互动中。

感悟:
我觉得自己这一点做的还算可以,对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比较重视,能做到的的就做,做不到的或者不允许她做的都会耐心的解释给她听,她目前一岁半,基本日常用到的字都会说,两个字说的最多,三个字、四个字也能说个别,有逻辑思考能力,告诉她的原因和道理会用自己的两个字语言化成有逻辑的一组话,一般拒绝她的要求也能坦然接受。我要继续保持、提高,和宝贝一起成长!

与孩子相处,培养一个“预测——印证”的习惯很重要。 我在咨询中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没有预先的判断,因此心中也没有预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便会措手不及。这时候特别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比如,当我们带一个3岁的孩子去大型超市的时候,就需要判断一下,怎样防止孩子跑丢,孩子弄坏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如果孩子要买零食玩具是否应该答应……假设这些细节都考虑清楚了,逛超市的过程便会很从容。如果之前没有考虑,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我们就会手忙脚乱并责怪孩子“不懂事”。

感悟:
因为对孩子将要出现的问题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处理,大人就利用自己的身体、年龄、力量、心里等优势对孩子发火,责怪孩子!这一段的论点正好印证了之前看的一个说法:朝别人发脾气一般是因为对自己不满,觉得自己对出现的状况很无力。所以,不仅是和孩子相处,即便是和朋友、同事等相处,我觉得“预测——印证”这个习惯也有必要,当然孩子因为年龄小,就需要我们父母更多的事先考虑。
  
另外,我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缺乏判断,我们经常像这位妈妈一样,以自己童年的认知经验去判断孩子,从而做出认为适合他们的事。然而事实是我们经常无意间伤害了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便能找出我们做得不妥的地方。下一次,就不会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漠视孩子的权利。

感悟:
不要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漠视孩子的权利!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谨记!
理解孩子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准确。因此要特别警惕一个误区,那便是错误地理解孩子的感觉。当今的教育存在两个偏差,一个是像前文中的妈妈一样过度忽略孩子的感觉,总是用理智判断孩子的对与错、应不应该,对孩子的真实处境缺乏体察;另一个偏差则是过度认同孩子的感觉。从本质上说,这两种都是误判,要么夸大了孩子的感觉,要么把自己内心的感觉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两种误判的产生都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孩子的感觉。在咨询中两种倾向都很常见。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很多父母总是不忍心拒绝。孩子一哭闹就感觉孩子非常伤心,明知道是不合理的要求,却一次次地对孩子妥协。这种过度的理解会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缠。再比如,有的孩子每月偷偷花掉的钱比普通白领的工资还高,但父母不忍心解决这个问题,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过度理解孩子就变成了对孩子的纵容。   在教育的问题上,如果一直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要么是因为对自己的方法没有信心,要么便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孩子的成长虽然都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但毕竟存在个体差异。要想准确理解自家的孩子,就要以孩子为老师,在生活中观察、互动,不断进行“预判——印证”的练习。这样我们对孩子的判断就会越来越准确,也能准确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这时候,教育孩子就会越来越从容。

感悟:
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度认同孩子的感觉了,可能有点纵容,看来需要更多的观察和互动,以及“预判——印证——调整——预判——印证“的练习。

你一定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孩子出去和小朋友踢球,回来的时候特兴奋,说他们这组如何如何厉害,大胜对方。   我们可能会附和孩子几句,但内心里常常会不以为然——至于吗?简陋的场地,模糊的规则,互相踢着玩而已。只有你们这些小屁孩,一脸的春风得意,好像自己是载誉归来的西班牙国家队!   这样一想,心中便会升起一股冲动——给孩子浇几盆冷水。   前几天,和一位妈妈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我追问:“孩子眉飞色舞地和你讲这件事情,他会期待你怎样回应他?”   妈妈也能说出来表扬孩子的话,只是不太愿意这样做。我继续追问:“你是不是怕孩子骄傲?”   果然是,她说有时候,看上去很简单的题,孩子做了出来,也会“自吹自擂”:你看我很聪明吧!   我们怕孩子骄傲,或者,觉得那点滴进步不值得这样自吹自擂。这听上去很有道理。   那么,你会担心孩子自卑吗?其实,孩子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刻并不算多,孩子觉得自己不行的地方却数不胜数。这与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总觉得谦卑是美德。

感悟:
其实不仅是孩子,我自己快三十了还是这样,觉得自己棒的时刻很少,并且棒的这个体验并不能长时间存在,且不能累积,更多的时候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从而会有点自卑。
  
谦卑的确是美德,但是谦虚到了自卑的程度,就不好玩了。   孩子之间踢球,这种比赛和竞争虽然有点小儿科,但也是同水平的较量,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成为赢家。做题也一样,我们觉得简单,对孩子来说,未必那么轻松。   在我看来,“你看我很聪明吧”这句话未必是自吹自擂,而是孩子完成一道题目的庆祝仪式,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仅仅是想表达此刻的好心情。孩子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有喜悦之情,有成就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明白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从小生活在不鼓励自夸的环境里。明明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表现得兴高采烈,大人就会本能地压制孩子的情绪。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夸奖自己,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小时候常常批评自己,但不懂得夸奖自己。自夸会让我感到难为情,而且我觉得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才不可原谅。   所以,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我一直被自卑包围着,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还好,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优劣是一回事,努力是另外一回事。于是,我就处于一种很拧巴的状态:我很差,但是,我不能停下。现在回头去想,当时的内心是非常压抑的。   读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去姑姑家,她家的气氛比较轻松,常常会赞赏我在学校的一些鸡毛蒜皮的表现,我体验到了非常美好的感觉。在我家里,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经历过这样的对比,我开始思考人的自我激励机制。自我激励是情商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情商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了解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

感悟:
对于善于捕捉当下的积极体验这件事,我觉得善于捕捉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有人能够体会你的喜悦,和你一起分享,愿意肯定你,这样这个积极体验会被放大并且会持续的时间长,同时也让自己印象更深刻。
  
还以踢球为例,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意义可言。但孩子不这么想,他们全情投入,奔跑、传球、射门,甚至小伙伴的呼喊都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积极体验。一旦赢球,更是兴高采烈,每个嬉闹玩耍的孩子,脸上都写满了愉悦感。孩子为什么对游戏乐此不疲呢?就是因为这些积极的体验,让他们不吝付出脑力和体力。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体验,让孩子为自己的行动赋予了价值。   做题也一样,孩子说“你看我很聪明吧”,表面上看一点儿都不低调,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捕捉到了做题的积极体验,比如反复思考之后的豁然开朗,或者做题的时候充实而沉静的感觉,甚至是笔尖画过稿纸的“沙沙”声营造的氛围,以及完成一道题后的满足感。正是这些看似细微而又琐碎的体验,让一个人在反复训练中充满激情。我们成年人总是一副世事洞明、波澜不惊的样子,这固然是谦虚稳重的表现,但也容易压抑住最宝贵的激情和自我激励的力量。   有时候,看到孩子做完作业,我会和他一起欢呼:“哦,我们做完喽!”我并不担心孩子会因此而骄傲,这仅仅是突出孩子的积极体验而已。真正的高手和天才都不是靠功利和恐惧驱动自己,而是被内心积极的力量和体验所激励。善于自我肯定的人,同时也可以很谦卑,二者并不矛盾。甚至只有真正的自我肯定,才有真正的谦卑。

感悟:
看到这里想起来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喜欢在干净的墙上涂鸦,训斥打骂都无用,后来有一天,有个人给了孩子10元钱让他把整面墙都涂满,第二天给他5元,第三天给他1元,第四天不给钱了,孩子不满意了,说不给钱谁涂啊,然后就再也不在墙上涂鸦了。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也不记得当时这个故事是想要警示什么,只是觉得“内心积极的体验”这几个字也很能说明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本来孩子是涂着玩儿,体验很美好,看着自己的杰作有成就感,后来被给钱之后,体验就变了,不再只是心灵的愉悦,而是对物质回报的索取,一旦这个物质回报没有了,做这件事也就没有动力了。从这一点,我又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比如做作业,去上兴趣班等,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心灵的积极体验并肯定放大,让其累积发酵,不应一味的用物质奖励去督促和引导,因为这样,孩子的体验就会变味,不能主动坚持!
  
自我激励是人生的引擎,是自我动力的来源。如果我们总是以谦虚为理由压制孩子的表达,就是在教孩子否定自己的感觉,这样会瓦解掉孩子的自我激励机制。这就仿佛倒洗澡水时连孩子一同倒掉一样。自卑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非常弱,看上去不够积极主动,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孩子要懂得欣赏自己的成功,才能不断走向成功。也正是这个原因,我非常反对把批评当作教育的手段,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应该点到为止,要把着眼点放在怎样改进上,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

感悟:
“ 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应该点到为止,要把着眼点放在怎样改进上,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 ”这句话很发人深思,做错事之后大人没完没了的责备孩子很多时候其实是不知道该怎样有效的引导孩子改进,因为责备也是想要求得改进,但很多时候可能做的都是无用功,所以这个地方值得好好学习。
严厉地批评孩子,通过制造恐惧迫使孩子作出的改变,注定是暂时的改变,从长远来看,我们破坏了孩子的积极体验。如果总是被批评,孩子很难对任何事产生真正的热爱。凡是热爱,都是能从过程中捕捉到积极体验的,就比如爱书的人,会看得如痴如醉;爱摄影的人,为了拍摄唯美的图片,宁可风餐露宿,不惧奔波。   现在,我非常在意自己细微的进步,坚持捕捉积极的体验,而且会记录在备忘本上,这是我自我激励的方法,也是我动力的来源。我发现,正因为始终坚持自我鼓励,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情,我也可以一直追随自己的兴趣,不断挑战自己,同时在工作中体验轻松和愉快。

感悟:
记录下自己的积极体验是个可以借鉴的方法,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说,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不可能指望别人来随时发现你的情绪,这个我要学起来,以前写日记写的全是不好的事,每次翻看,基本都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反思,但似乎效果并不怎么样,说到这里,又想起《三十岁前的每一天》中提到的写“小确幸”日记,有异曲同工的意味。
  
当然,自夸紧挨着炫耀,需要警惕。二者之间的界限在于,自夸是说给自己听的,炫耀是夸奖给别人看的。   “自夸”本身有点贬义,确切地说叫自我肯定。这里,我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常常给自我肯定贴上“自夸”的标签。   自夸是为了认识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博得羡慕与喝彩。所以,我们要尽量掌握这样一个尺度,允许孩子自夸,但是不鼓励孩子炫耀。   炫耀,会间接地贬低他人,伤害他人的自我价值感。所谓的懂得自夸,远离炫耀,就是我们对自己要善于捕捉积极的体验,同时也体谅他人的处境,照顾他人的感受。如果孩子能坚持价值平等的原则,肯定自己的价值,也认可他人的价值,便不会去贬低他人。一个不懂得自我肯定的人,也很难真正欣赏他人。   回到小朋友踢球的例子,我们不妨深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去:你们是怎么赢了对方的?怎样传球配合,怎样攻门,选择什么样的角度?这样的话,孩子会找到自己“厉害”的证据,下次遇到别的事,这些成功经验还会派上用场。

感悟:
从作者的介绍中知道了怎样肯定孩子的积极体验并引导孩子将之化为经验去应用,其实也可用到自己身上,因为经验并不都是从失败中得来的,成功时不能只顾着高兴,高兴完就完了应该是一种浪费。
 
很显然,自卑的人也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只是要付出非常高昂的情绪代价。我们不希望孩子承受这份痛苦,所以要鼓励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尽量让他们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一直认为,不卑不亢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境界。不卑不亢的背后,是稳定、恒定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孩子懂得自夸,并远离炫耀,他们的人生就是在向这种境界靠近。

感悟:
达成目标确实需要付出很多汗水和努力,但那不应该被贴上“苦”的标签,就像学习这件事,应该让孩子“甜”着学,包括我们成年人的工作,也应该学会“甜”着做!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